闽味里的大食物观|福州永泰:绿色发展绘“梅”景 产业融合促振兴
福州市永泰县是福建省青梅主要产区之一,全县青梅种植面积6.1万亩,素有“中国李梅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永泰县坚定践行大食物观,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按照“建设一批示范园、做精一条产业链,形成一个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思路,稳步提升青梅产业的附加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青梅集中收购点运作中。 东南网记者 陈巧玲 摄
科技加持
“质”与“量”双提升
提质增量,科技先行。长期以来,永泰县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青梅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省农科院、省农林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深度合作,构建以首席专家为重点的技术推广体系,通过招募、特聘农技员,建设引进人才队伍,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大青梅品种调整力度,引进优良品种,推广青梅绿色高优栽培技术,实施果树矮化整形修剪,推广使用有机肥以及机械化修剪、除草与翻耕设备,建成1个千亩青梅标准园、6个百亩青梅示范园。预计今年全县青梅产量达7万吨,较去年增长20%以上。
永泰青梅是国内不少青梅加工企业青睐的“果源”,来自漳州的企业“梅满天下”是永泰青梅十多年的“老客户”,平均一年收购永泰青梅4至5千吨。去年,“梅满天下”项目落户永泰,工厂建成投产后预计青梅年加工量达4万吨。
“在永泰县委县政府、农业局对青梅产业的不断改良之下,永泰青梅的品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福建梅满天下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田雄杰说,“我们的需求量比较大,异地运输成本高,在永泰落地办厂不仅能减少成本,本地收购并加工也能避免青梅在运输途中产生的损坏,保证青梅的高品质。”
果农采摘青梅。东南网记者 陈巧玲 摄
政策落地
果农增收有保障
《永泰县振兴李梅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永泰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2024年永泰县青梅收购工作方案》……近年来,永泰县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有力保障青梅产业的健康发展。今年,政策红利不断加码,县政府统筹推进青梅收购工作,设立青梅集中收购点,缩短收购中间环节,使企业直接让利果农,果农每公斤可增收0.2元至0.5元。
为稳定青梅市场价格,永阳振兴乡村集团为青梅种植户、个体工商户、农场主、第三方采购企业搭建统购统销平台,整合县域内青梅资源,打破价格信息壁垒,保护农产品价格,并计划筹集资金1亿元用于李梅产业统购统销与李梅滞销时兜底收购,确保青梅收获季“有人收梅、有钱收梅、有池存梅、有车运梅”,避免出现“果贱伤农”现象。
此外,永泰县今年首次推出李梅季李梅采摘人员意外事故救助保险,为在采摘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的农户提供保障。该保险不限年龄、不限户籍,只要在永泰县当地从事青梅采摘工作的人员皆被纳入保障范围。目前,永泰县政府已为全县青梅采摘人员购保。
多种青梅加工产品。东南网记者 陈巧玲 摄
融合发展
产业提档升级
在永泰青梅产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升青梅的附加值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这不仅有助于增强青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提高青梅的附加值,首先要运用好青梅的原料,做出多元化的产品。”荣祺食品集团总经理杨棋崴说。以荣祺食品旗下的“梅百华”品牌为例,“梅百华”在永泰设立的青梅文化创意园中展出多款永泰青梅“家族”产品,如梅汁、梅饼、梅酒、梅片等,并仍在不断尝试研发出创新产品。
除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外,永泰县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还将充分利用青梅产业的文化价值和生态优势,以“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等要素资源融合为导向,建设“冬赏梅花、夏秋采摘”的农旅融合观光园,延伸李梅产业链条;以举办李梅文化节、赏梅李等各类李梅农事节庆活动,打造“永泰青梅”省市区域公用品牌,提高青梅品牌的知名度。
通过提升青梅附加值,永泰青梅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记者 陈巧玲)
- 人民日报现场评论|向设施农业要食物(2024-05-30 10:56:45)
- 福建从五方面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2024-05-30 09:29:43)
- 主流网络媒体记者团走进常州,开展“一江清水万重山”网络主题活动(2024-05-30 09:05:59)
- 福建力争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2024-05-30 07:54:50)
- 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 连江铺展乡村振兴斑斓画卷(2024-05-30 07:33:51)
- 书记谈振兴|闽侯县鸿尾乡:山水富美乡 人文宜居地(2024-05-29 18:59:21)
- 省政府批复!福建多个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发布(2024-05-29 17:14:54)
- 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情况如何?国务院台办介绍最新进展(2024-05-29 11:57:23)
- 晋安新店举办“六一”表彰活动(2024-05-29 09:38:45)
- 院士劳模助力鳗企扩产(2024-05-29 09:15:24)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