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9日至8月1日,多位台湾青年企业家组团访问海南,重点考察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及光伏发电项目,探寻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与合作机会。
参访团实地探访了国能海垦澄迈塘北村光伏产业振兴项目、洋浦经济开发区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园、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海南东方智能制造基地、海南海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莺歌海区域光伏电站等点位。
海南岛沿海地带蕴藏的风能资源丰富。海南省规划于“十四五”期间,在沿海建设11个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230万千瓦。当前,海南多个海上风电场正处于批量安装阶段。
“根据全球风能组织(Global Wind Organization,GWO)的统计数字,每安装1兆瓦的风机,需要约2.4个人力进行后期的维护保养。”在台湾从事离岸风电相关课程培训的王振昌介绍,大陆开发海上风电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台湾在海上风机的维修保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且建立了一套技术标准及操作规范,两岸的交流合作具备广阔空间。
参访团成员OEG Renewables 集团亚太区总监吴国纶注意到,海南海上风场投产后产生的“绿电”,除了并入电网供应给千家万户,还有海水制氢、甲醇等利用路径,即利用风能发电,电解海水生产氢气、氮气,然后生产绿色的甲醇燃料。
《海南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下称《规划》)指出,随着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制氢逐步成型,预计到2030年,海南绿氢产量大概接近40万吨/年。《规划》安排儋州开展“氢能+船舶”示范应用,先行在洋浦港重点打造全球绿色甲醇(绿氢)加注示范基地。
“利用海上风电制备‘绿甲醇’,在全球范围内尚处于前沿技术领域。”吴国纶认为,若相关技术发展推进,将引领整个行业进步。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