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热的7月,一道道青春亮丽的身影穿梭在宁德的乡村田野、生产一线。来自宁德师范学院的2690名大学生,组建成365支实践队伍,深入基层宣传宣讲、走进乡村助农支教、深入企业调研考察……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绽放青春力量。
师范教育是宁德师范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亮点。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大学生们充分发挥艺术和师范专业优势,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开设了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各类课程,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7月1日,“陌上花开—践行乡村学校美育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的12名大学生走进寿宁县下党希望学校,开始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在蕉城区飞鸾中心小学,古田县大甲中心小学,福鼎赤溪村等地都活跃着大学生们的支教身影,大学生们每年夏天都如约而至,接力支教,与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一起共享美好时光。
“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班、读书社组成了大学生村官助理实践队,实践队的12名大学生先后前往福安市廉村、周宁县纯池镇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担任村官助理与支教的形式,深入基层,服务乡村。“支教生活对我来说是一段难忘的人生阅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乡村孩子的暑假生活增添一抹亮色。”实践队成员李佳欣说。
机电工程学院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霞浦县柏洋乡董墩村开展为期半个月的“义务维修、爱心支教”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实践队已经为村民维修好了近百件小家电。此外,大学生们还主动当起科学老师,和小学生们一起拼装各种模型,同时讲解其中的科学知识,点亮孩子们的科技梦。“我们将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为村民维修家电,既给他们带来了便利,也锻炼提升了自我。”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张豪辉说。
在金泰园养老院,“情系桑榆,安全共建”社区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们跟老人们一起做游戏、聊天。实践队成员项文欣说:“陪伴老人就像是陪伴自己的长辈,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也收获很多。”
从乡村田野、社区机构到生产一线,大学生们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及基层服务等内容提供志愿服务,把所学的知识和青春热情投入社会实践中,在实践学习和服务社会中展现出当代大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