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日上午,甲申海战140周年公祭活动在马江海战纪念馆举行。福建船政文化管委会干部职工代表、福建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代表、甲申海战后裔代表、参加第四届坊巷课堂的全体台青以及青少年学生代表等百余人参加活动。
公祭活动现场。
9时许,马江昭忠祠前,两岸嘉宾肃然伫立,随着昭忠祠正门缓缓打开,全体人员怀着对英烈无限的哀思缓缓步入昭忠祠大殿内,集体默哀一分钟,行三鞠躬礼,随后齐声诵读《甲申、甲午海战英烈祭文》,致敬英烈。
公祭活动后,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福建船政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王国平分别为第四届坊巷课堂全体台青和青少年学生代表作主题讲座。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通过实地走访和聆听讲解,我深切感受到原来两岸之间的联系如此紧密。”首次来福州参加活动的台湾青年杨尹维说。
1884年8月23日,甲申马江之战爆发,福建船政水师惨遭重挫。为纪念抵御外侮忠勇殉国的福建船政水师将士,1885年1月,船政大臣裴荫森奉旨建造马江昭忠祠,1886年竣工。1922年,海军总长蓝建枢、船政局局长陈兆锵主持,经报民国政府,将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中国海军将士牌位移入昭忠祠合祀,马江昭忠祠成为了唯一共祀甲申、甲午两役忠烈的祠堂,是中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专门纪念近代海军烈士的官方纪念场所。(记者 马丽清 通讯员 毛淑文 文/摄)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