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马尾首批社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示范点建成投用。示范点不仅美观,而且功能齐全,配备烟雾、火光感应系统和喷淋装置,提升了充电安全性。
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一直是老旧小区管理的难点。过去由于缺乏规范的充电设施,一些居民采取飞线充电等不安全方式,既影响环境秩序,又有安全隐患。马尾罗星街道祖洲里新村和革新新村在原有电动自行车停放点分别新建和改建了电动自行车充电示范点。
记者看到,在祖洲里新村,新建电动自行车车棚设计新颖且功能齐全,车棚顶部安装了烟雾、火光感应系统,一旦检测到火苗等异常情况,系统会立即启动喷淋装置,并发出警报信号。技术人员现场模拟火情,摄像头迅速捕捉火情并触发喷淋头。
据介绍,示范点采用智能管理系统,居民可以通过扫码或刷卡充电,充电站会自动检测车辆类型并给出合适的充电功率,充满电后自动断电。为防止非合规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安全问题,后台系统进行了设置,不合规电动自行车无法充电。充电费用根据电动自行车功率计算,普通电动车充电一次费用约为1.5元。
“今后示范点将逐步在全街道推广,增设更多高标准电动自行车充电站点,满足居民充电需求。”罗星街道常务副主任田波说。(记者 欧阳进权 通讯员 陈晓静)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