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三张“名片”带旺这个畲村人气
在竹朴乡畲院,参加研学活动的孩子在跳畲族竹竿舞。
以研学基地为主的竹朴乡畲院(左上)和以文创为主的谷仓画院(右),是竹里村引进的两大文旅项目。
竹朴乡畲院打造畲家红色记忆馆,展示畲民参与革命鲜为人知的珍贵历史。
在谷仓画院,郑世衔指导学徒制作漆艺首饰。
村民雷祖良是村里最早一批跟随郑世衔学习画框装裱等技艺的学徒,现已是谷仓画院制作工厂的负责人。
孩子们体验传统习俗打糍粑。
孩子们享用畲族特色“长桌宴”。
省级非遗畲族苎布织染缝纫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雷妹金(左二)帮游客系上她亲手制作的腰带。
今年的罗源县“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活动在竹里村举办,游客在“罗源有礼”文创打卡点拍照。
“今天我跳了竹竿舞,打了畲拳,还吃了亲手做的糍粑,特别开心!”小学生小娜说。近日,她在位于罗源县松山镇竹里村的竹朴乡畲院度过了有趣的一天。开春后,络绎不绝的中小学研学团队纷至沓来,截至4月底,竹朴乡畲院已接待了3万多人次的研学游客。
坐落于罗源湾畔的竹里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也是少数民族特色村落。竹朴乡畲院以畲族民俗文化为依托,积极打造以畲族文化为特色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发了包含畲乡传统工艺体验、学习畲语畲歌、了解畲族红色文化,以及扎染、茶艺、陶艺、打糍粑、户外拓展项目等丰富的研学课程。竹朴乡畲院董事长林丽荣介绍,2019年以来,这个基地共吸引罗源县及周边县市的中小学生30多万人次到此开展研学游,并带动竹里村89人就近就业。
作为传统畲族名村,竹里村虽仅有村民500多人,却同时拥有国家级非遗畲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和省级非遗畲族苎布织染缝纫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凭借浓厚的畲族风情和优良的自然环境,竹里村吸引了郑世衔、林丽荣等汉族优秀青年入驻创业。如今,借着罗源县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成果的东风,在政府、村民、文创企业等多方努力下,竹里村通过打造畲村的三张“文化名片”——非遗、文创和研学,昔日沉寂的村庄人气渐旺,并逐步实现文化、产业、生态的振兴。
郑世衔创办的谷仓画院,是竹里村另一个以文创为主的文化“据点”。郑世衔曾在北京、厦门等地当过美术老师、艺术总监、设计师。8年前他回家乡罗源创业,在心中“美开始的地方”追寻乡野艺术梦,将一座荒废多年的百年老宅,修缮成为自己梦想中的艺术天地。郑世衔发动竹里村的闲置劳动力学习漆艺工艺品、畲族农民画、植物拓染、陶艺、书画装裱等制作技艺。经过培训,目前许多村民都已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
值得一提的是,谷仓画院的艺术作品和文创产品几乎都有畲族元素的融入。记者在展厅中看到,一幅漆画用畲族特色的银雕技艺雕刻出了立体的植物,许多陶器、竹器因为嵌入一小块银片而独具特色。
另外,为了让“最炫民族风”更加浓郁,竹里村还打造了畲族文化公园及畲风堂展示馆,在竹朴乡畲院设立畲家红色记忆馆,畲家文化的内涵得以立体丰富地呈现。
据悉,竹朴乡畲院正着手推进二期建设,引入露营等项目,逐渐补齐竹里村的旅游设施,打造一个以畲家风情为主线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记者 施辰静 通讯员 刘舒婷 刘其燚 文\图)
- 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创投大赛启动(2024-05-12 09:34:22)
- 福州开展“工助振兴”专项行动 劳模下乡送技术、送服务(2024-05-12 09:31:06)
- 千名福州学子来南平研学,共享闽东北都市圈研学资源(2024-05-12 07:19:22)
- 知识与实践的交响曲——福外高级中学赴厦门开展研学实践活动(2024-05-11 17:11:42)
- 永泰青梅热销海外 “梅”好事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2024-05-10 07:35:45)
- 平潭获省级乡村振兴补助200万元(2024-05-06 18:44:48)
- 近亿元!福建每村再补助乡村振兴资金20万元!(2024-05-06 14:50:41)
- 五一节日期间人气爆棚,就在罗源这个村!(2024-05-06 11:56:59)
- 福州“青山绿水寄乡愁”乡村振兴主题采风启动(2024-04-30 07:33:28)
- 新华社关注福州长乐:“三问于民”唤醒梅花古镇“乡愁”记忆(2024-04-28 16:54:11)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