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透堡奏响新时代“红色乐章”
讲好“红色杨家将”故事,致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连江透堡奏响新时代“红色乐章”
8月1日是八一建军节。透堡镇是连江红色文化“摇篮”,曾打响闽东革命第一枪,走出了一批“红色杨家将”。在时代更迭的滚滚浪潮中,透堡红色精神正乘着时代革新的风潮昂扬向上,持续激发着老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前,透堡镇立足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致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奏响乡村振兴、老区振兴的新时代“红色乐章”。
摸清家底
盘活红色资源
什么是透堡的优势和资源?答案一定是:红色资源。连江是全国重点革命老区县、闽东土地革命策源地之一。透堡镇是连江红色文化摇篮、省级革命老区乡镇,既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邓子恢、叶飞等在此战斗过的足迹,也走出了“红色杨家将”杨而菖、“新四军孤胆英雄”王明星等一批英烈,至今仍保留有“二三”革命纪念园等一批红色遗址。
如何盘活这些红色资源?透堡镇党委宣传委员陈琰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不仅对杨而菖故居等10余处革命遗址进行了修缮和保护,还创新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进民居、进宗祠、进遗址、进茶山”工程,培育了一批老中青志愿讲解员,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其中,透堡中心小学修建了透堡历史文化墙、红色革命史展厅等教育阵地,培育了“小小红色讲解员”5批次40多人。同时,当地撰写《红透堡》《走进透堡》《透堡故事》等乡土丛书,打造“红色课堂”。
连江县还在透堡镇打造了一站式、沉浸式红色教育阵地、党史学习教育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习馆。
突出特色
讲好“红色杨家将”
“闽东革命手举刀枪,海上游击威震敌胆……”正如《红透堡之歌》所传唱的,透堡镇突出特色,讲好“红色杨家将”故事。
“连江第一任县委书记杨而菖领导了透堡农民暴动,打响闽东革命第一枪,牺牲时仅21岁。其胞兄杨与可、胞弟杨与福也为革命相继牺牲,杨母王水莲‘挂帅出征’——组织妇女救护队,参与组建闽海游击队……”杨而菖英烈后人陈梅香介绍。
据记载,杨而菖亲手创建的闽东工农游击第十三总队,在后来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第十三独立团、组建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在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百旅之杰”,在抗美援朝中涌现了杨根思等“特级英雄”以及可歌可泣的长津湖“冰雕连”。
除了陈梅香外,连江“百人讲师团”成员杨家况等也不辞辛劳,走访各个乡村,收集历史物证,以口述历史等方式,持续讲好透堡的红色故事。据统计,近5年来,透堡镇吸引全国4000多批次、24万多人次党团员前来参观。
文旅融合
打造“红色+”产业带
红色资源如何赋能乡村振兴、老区振兴?透堡镇党委书记郑成锋表示,透堡以“红色领航工程”为主线,加大和连江县金凤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力度,继续打造红军革命登山道、郑思肖纪念园等项目,串联起“二三”革命纪念园、邓子恢工作旧址、炉峰山丰碑等红色遗址,开辟红色旅游路线,打造省市知名的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红色学习教育基地。
透堡还在文旅融合方面“做加法”——红色资源+生态资源+历史文化:立足国家级生态乡镇资源,聚焦炉峰云雾茶、油菜花、茉莉花等优势特色产业,打响“千年荔枝”“千亩茶园”“千亩蚕豆”等绿色品牌,精心打造“红色旅游+康养休闲”“红色基因+教学研学”等红色主题精品旅游路线;着力培育以“一心中国梦”郑思肖爱国文化、“两优释褐状元”郑鉴状元文化以及朱熹文化为标志的特色文化品牌,打造集教育、旅游、文化等元素于一体的红色研学产业带。(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陈琰)
- “国潮沉浸剧场”定址三坊七巷 可体验《唐朝诡事录·西行》剧情(2024-07-31 09:15:06)
- “海丝青年汇”交流营邀你报名参加(2024-07-31 09:09:39)
- 两岸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在榕举办 40支球队参赛(2024-07-31 09:09:35)
- 盛世礼乐 全民共享——非遗佾舞走出深闺展魅力(2024-07-31 07:53:26)
- 福州两条古街,拿下国际大奖!(2024-07-30 10:10:42)
- 福州:非遗进社区 文化有传承(2024-07-30 08:58:30)
- 规划护文脉古韵润榕城(2024-07-30 08:18:05)
- 华裔青少年来榕“寻根”(2024-07-30 08:06:01)
- 福州日报社全媒体融合项目获关注 “一碗福州”成为城市文化名片(2024-07-30 08:00:19)
- “海丝杯”足球邀请赛在榕开幕(2024-07-30 07:42:05)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