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状像肠子,长得似蚯蚓,藏在沙滩里,富含高蛋白,味道尤鲜美——它就是沙虫,又叫方格星虫,素有“海洋虫草”之称。眼下,连江县晓澳镇300亩沙虫迎来了上市季。
连江晓澳镇沙虫。
据了解,晓澳镇位于闽江和敖江入海口的交汇处。这里孕育了成片壮观的沙质滩涂,出产的沙虫通体洁白、肉质脆嫩、口味鲜甜,可鲜食,亦可晒干,炸、炒、炖、烩、煮汤均可,深受消费者喜爱。
连日来,渔民们手持特制的小锄头,忙碌地采收沙虫。据沙虫养殖户陈训灿介绍,目前其养殖的沙虫总产量可达6.5万公斤。一公斤沙虫最高可卖到200元,主要销往福州、泉州、厦门等地的海鲜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还养殖了“沙虫伴侣”——文蛤。文蛤与沙虫习性相同,都偏爱钻沙,且不会互相捕食。当地养殖户便采用沙虫和文蛤混养的方式,让一片滩涂实现双丰收。(记者 郑瑞洋 通讯员 林洛迪/文 连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