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以来,晋安法院积极探索推行财产处置新模式,以“自行处置+法院监管”的方式,提升拍卖效率,帮助债权人早日受偿。
今年4月,晋安法院受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同意由被执行人拍卖旗下房产,用于偿还银行及申请执行人的债务。然而,准备拍卖时,双方当事人却找到了法官,提出由被执行人先行自行处置房产。
“当事人提出,如果由法院查封后拍卖,卖不出好价钱,不如由被执行人先行处置。”晋安法院法官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了解了双方需求后,晋安区法院同意了双方当事人的申请。然而,被执行人自行挂牌出售后,不少看房人了解到房产已被查封,或放弃购买,或压低价格,拍卖款不足以清偿银行债权与申请执行人欠款。
见此情景,双方当事人再度请求法院协助。承办法官也约谈当事人,释明“当事人自行委托平台自售+法院监管”机制的操作流程及法律后果。在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后,双方当事人共同向法院申请将案涉抵押房产委托阿里资产拍卖平台进行自行处置,并提交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达成的《涉案财产自行处置方案》。最终,在通过审查后,晋安法院于7月底向当事人出具《同意自行处置通知书》,给予当事人60天的自行处置期限,案涉房产将进入阿里资产拍卖平台竞价环节。
“当事人自行处置财产模式是近年出台的一项创新机制,将法院监管与当事人自行处置财产相结合,有助于最大限度实现处置财产的价值,避免因强制执行产生矛盾冲突。”晋安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晋安法院已多次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进行会商交流,商讨房产自行处置规范运行流程,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排查,形成“当事人自愿申请,人民法院事前审查当事人自行处置是否损害他人利益、事中全流程监控拍卖、事后监管拍卖款项发放”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财产处置新机制。(记者 阮冠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