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奥运会男子跳高决赛赛场出现了与三年前相似的一幕。新西兰选手哈米什·科尔与美国选手谢尔比·麦克埃文的成绩均三次挑战2米38失败,也均为一次试跳2米36成功,当被裁判问及是否愿意分享金牌时,两人选择进行加赛。
在随后的加赛中,两人在2米38和2米36都遭遇失败,科尔跃过了2米34,而麦克埃文依旧失败,最终新西兰人夺得了这枚跳高金牌。
三年前在东京奥运会的男子跳高决赛中,卡塔尔名将巴尔希姆与自己的好友、意大利选手坦贝里同样跳出2米37,两人都愿意分享金牌而非加赛,这也成就了体坛的一段佳话。
不过那一次,巴尔希姆与坦贝里从2米24到2米37的六个成绩完全一样,分享可谓非常公平。而这一次,科尔和麦克埃文尽管2米36成绩相当,但在2米34上,前者一次成功,而后者第三次才顺利跃过横杆。
27岁的新西兰人科尔赛后表示:“我总是和别人谈论上次(东京奥运会)的跳高赛有多么精彩。那场比赛在跳高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次我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但我选择加赛,这让那些想要看到跳高比赛的人感到安心。”
“我已经和他在一起比赛很长时间了。我们是好朋友、好对手,也是优秀的跳高选手。和哈米什交谈时,他说他想加赛对决,我完全赞成。”28岁的美国人麦克埃文则表示,“我们一直对决到最后一战,他胜出,所以向他致敬,祝贺他。我知道我会回来的,更强壮、更健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
选择加赛还是分享,是选手的权利与自由。也正是因为一切契合分享的条件非常罕见,东京奥运会上巴尔希姆与坦贝里的故事才能成为体坛佳话。两人也都参加了巴黎奥运会,巴尔希姆以2米34获得了铜牌,而状态不佳的坦贝里仅跃过2米22,排名第11位。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