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别被“一口价”黄金坑了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频频走高,国内黄金市场一直保持着热度。其中,造型独特的“一口价”黄金饰品受到不少消费者喜爱。然而有些消费者购买“一口价”黄金饰品后发现,其按克重换算远高于市场价,而且在换购或退货时更是困难重重,觉得自己被商家套路了。
“消费保”提供的数据显示,平台今年累计收到7000多件黄金珠宝的投诉案件,其中黄金类产品投诉占到八成,而“一口价”黄金的相关投诉占黄金类投诉量的62%。
究竟什么是“一口价”黄金饰品?黄金饰品商家能不能以“一口价”售卖?这种销售模式暗藏哪些玄机,为何频频被消费者投诉?
1695元“一口价”金戒指
克重仅1.39克
近日,广东的黄女士到当地某珠宝店购买一款黄金饰品,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在店员的推荐下,她最终选了一款“一口价”的黄金戒指。
消费者 黄女士:当时觉得款式还可以,吊牌上面有价格,但是没有克重。我们买黄金也是想知道克重,问他们克重,他们一直不说。
在购买过程中,黄女士不断询问店员这款戒指的重量等相关信息,但店员表示“一口价”饰品只能在购买后才能对其进行称重。
在销售人员的极力推销下,最终黄女士以1695元的优惠价格,购买了这款吊牌标价为2260元的黄金戒指。随后,黄女士要求销售人员对其进行现场称重,结果发现,这枚戒指的克重仅为1.39克。
消费者 黄女士:现在的市场价格,实体店是600到700块钱一克,那1.39克我们的付款价格是1695块,相当于一克1219元了,跟现在市场价格完全不符。
发现问题后,黄女士随即向店员提出退货的要求,但被店员一口拒绝。
与黄女士的遭遇相似,江西的李女士也遭遇了“一口价”黄金饰品带来的烦恼。
消费者 李女士:我们看中了一个标价是9000多(元)的金镯子,当时就觉得很喜欢。金店说这个镯子就是9000多(元),没有别的费用。我看镯子挺好看的,比较粗,然后就买了。
在戴了两个月之后,李女士想着拿手镯兑换新款,谁知在金店一称重量,发现比预想中轻了很多。
李女士表示,按购买镯子时的金价,她可以买到12克重的黄金。但现在只有7克,重量少了近40%,这让她感到意外和气愤。于是她来到最初购买手镯的金店想讨个说法。
消费者 李女士:金店跟我讲,买的时候跟我说了这个是“一口价”的商品,过了这么长时间之后就不给我退货。当时就很生气,但是自己也没办法,就感觉被店家给套路了。
简单明了的“一口价” 实际不简单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口价”黄金饰品这种听起来简单明了的销售模式暗藏玄机。这种金饰多数只标注价格、含金量、工艺,很少在显著位置标明克重,更有甚者完全不标克重。即便消费者看中款式,想自己来算个账,不少商家也是避而不谈。这样的“回避”态度,不仅容易在初始交易环节误导消费者,也让消费者在后续退换货等环节面临一定困难。
有业内人士表示,“一口价”的黄金饰品相比按克售卖的黄金饰品款式相对精致,工艺也比较复杂。同样克重的黄金可以做得更大,所以受到一些年轻人的喜爱。但是如果按照最终售卖价格计算,“一口价”黄金饰品每克价格远高于当日金价。
记者了解到,当天该店的金价为每克605元,算上每克100多元的加工费,“一口价”黄金的单价每克1300元,比当日金价高出500多元。显而易见,这类黄金饰品价格不菲,远超普通按重计价的饰品。
执法人员核查
明确商家应如实告知克重
究竟这种“一口价”的黄金饰品,是否应明确标识其克重?为什么店员不主动向消费者告知克重,或现场进行称重呢?记者将了解到的“一口价”黄金饰品的种种问题,向广东东莞当地的市场监督部门反映,执法人员到商家进行了核查。
当执法人员将标签展开后才发现,原来“一口价”的商品吊牌内侧,都有标注产品重量,而店员在销售时,却故意向消费者选择了隐瞒。
经过执法人员的耐心教育和讲解,该珠宝店表示已认识到服务方面的不足,并同意现场给黄女士做退货退款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消费者对商品的真实情况有知悉的权利,经营者提供商品的有关信息要真实、全面,不得作出虚假或者误导消费者的宣传。即使是“一口价”黄金饰品,它的成分、它的重量信息跟消费者也有重要的利害关系,商家理应把成分和重量标注出来,让消费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去做出购买的选择。
“一口价”可以有
但应诚信经营明白消费
“一口价”黄金饰品商家能不能售卖?专家表示,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商家要诚信经营,让消费者明白消费。
相关专家表示,“一口价”黄金饰品,与国际金价,包括一些投资金条,并非同一概念,价格也有较大差距。黄金饰品的价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黄金本身的价格;还有一部分是根据不同的工艺而产生的工艺费或加工费。当前,对于“一口价”黄金产品的纯度没有统一标准和要求。但不论是以“一口价”还是以克重销售,都不违反法律规定,关键在于销售时不应误导消费者。
《价格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里明确规定,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属于价格欺诈,应该明令禁止。业内人士提醒商家,要诚信经营。
- 太突然!价格暴跌!很多福州人爱吃(2024-08-05 09:28:17)
- 福州餐饮降价潮 声称降回10年前(2024-08-03 09:01:15)
- 到球馆打羽毛球咋成了“贵族运动”?原材料紧张导致球价大涨(2024-08-03 08:00:59)
- 多家连锁餐饮品牌降价(2024-08-02 11:45:12)
- 强制收取“餐位费”!福建一餐饮店被立案查处(2024-08-01 13:23:39)
- 多地共享单车调价 福州尚无涨价计划(2024-08-01 09:32:05)
- 在金店买黄金,放店内托管可额外赚大钱,靠谱吗?有人痛失50万元(2024-08-01 08:22:59)
- 价格大涨!从5元涨到30元/斤!网友:第一次见(2024-07-28 09:44:59)
- 今夏榕城平价雪糕成主流(2024-07-28 08:03:29)
- 多城市发布收储细则,定价、按需定购是落地难点(2024-07-25 16:29:47)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