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5日,微信珊瑚安全微信公众号发布《“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典型案例公示》,全文如下:
“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典型案例公示
为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问题,微信平台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重点打击自导自演式造假、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以偏概全设置话题、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和滥发“新黄色新闻”等五类等违规内容和行为。
自4月底专项启动以来,共处置违规内容42587条,处置账号1464个,视违规情况结合专项要求与平台规则,采取包括禁言、封号、固定粉丝新增等处置。
近期典型案例如下:
一、蹭炒热点发布谣言
账号“成长***6.0”,蹭炒国家政策或与民生紧密相关的话题,传播不实信息,达到引流并售卖商品的目的。平台对该账号限流2个月。
二、夸大危害博取流量
账号“桂***营养”,通过明显夸大误导性的描述,炒作食品安全问题博取流量。平台对该账号限流2个月。
三、长期炮制标题党
账号“街头***录”,长期发布有误导性或无明确意义的标题,配以夸张甚至低俗的图片,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平台对该账号进行永封。
四、翻炒旧闻误导用户
账号“陈***人”,引用具有负面、夸张、猎奇性质的旧闻旧事,刻意模糊事件全貌及发生时间,且对旧闻没有新的延展或新增有效信息,误导用户以为是近期突发新闻。平台对该账号进行永封。
微信将持续落实“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对违规内容和账号进行从严处置,同时也呼吁“自媒体”创作者加强自律,共同守护清朗网络生态。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