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房企这一指标降幅收窄!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房地产市场情况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从1—4月份的数据来看,房企到位资金累计降幅有所收窄。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去年底以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全部地级市建立,融资效果开始见效,资金状况有所改善。预计随着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的深入推进,项目建设资金不断到位,未来也有望在稳投资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房企到位资金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4036亿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国内贷款5583亿元,同比下降10.1%;利用外资9亿元,同比下降46.7%;自筹资金11736亿元,同比下降10.1%;定金及预收款10002亿元,同比下降37.2%;个人按揭贷款4953亿元,同比下降39.7%。
对于房企到位资金累计降幅收窄的原因,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是该指标持续两年下跌(2022年1—4月、2023年1—4月)形成的低基数,另一方面是去年底以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全部地级市建立,合格项目“应进尽进”,融资效果开始见效。此外,居民按揭贷款低首付占比减少,客观上助推了开发商回款。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上今年对于房企的资金或融资的力度是大的,所以资金状况至少从外部的支持层面是有所改善的。但由于还是负增长,所以后续各渠道还得继续支持,进一步缓解企业资金方面的压力。
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2%
从全国新房销售数据来看,1—4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92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2%;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8067亿元,同比下降28.3%。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45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7%。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指出,4月,房地产市场调整态势未改,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同比降幅较大。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更加积极的信号,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明确楼市政策方向后,核心城市加快优化限购,近期部分城市政策效果已略有显现,核心城市新房项目到访量、二手房带看量均有所增加。
在消化存量房产方面,曹晶晶表示,4月郑州、南京等城市大力推进“国企收旧换新”模式,一方面可以及时解决居民因二手房无法售出导致的换房不畅,另一方面可以稳定二手房挂牌规模,稳定价格预期,同时还可以通过“换新”的方式将需求导入新房市场,实现新房去库存。目前相关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城市落实相关举措,若配套资金支持到位,有望促进新房二手房良性循环、释放购房需求。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8%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928亿元,同比下降9.8%;房屋施工面积68754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8%;房屋新开工面积2351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6%;房屋竣工面积1886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4%。
严跃进认为,受销售端、债务端、资金端、库存端四重影响,投资力度总体处于萎缩状态。当前各地融资协调机制积极推进,对于改善房企开工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曹晶晶指出,4月,在新房销售调整压力不减的影响下,房企拿地意愿仍显不足,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延续下行态势,新开工面积在低基数下同比降幅继续收窄。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预计后续“保交房”配套政策将继续落实。另外,今年以来融资协调机制成为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化解房地产风险的重要举措,1月开始实施以来已取得积极成效,随着项目“白名单”的深入推进,项目建设资金不断到位,未来也有望在稳投资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 两部门:首套房商贷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2024-05-17 13:24:26)
- 央行:取消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贷款利率下限(2024-05-17 13:12:45)
- 包装账户办贷款?电诈分子在洗钱!(2024-05-14 08:27:48)
- 扫码可领338万扶贫资金?别信(2024-05-11 16:40:52)
- 福建一地“以旧换新”实施办法发布!购房有补贴!(2024-05-11 12:57:45)
- A股港股携手上行,哪些方面值得关注?专家解读(2024-05-10 10:29:06)
- 漳州启动家庭住房“以旧换新”(2024-05-10 09:41:02)
- 全省首个!福建这里启动实施家庭住房“以旧换新”(2024-05-09 09:13:27)
- 福州市商品住宅去化周期18.42个月 持续做好优质住宅用地供应工作(2024-05-07 22:24:35)
- 莆田出台15条房地产新政(2024-05-07 15:26:06)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