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成功交付!
“绿能瀛”号,成功交付!
5月15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造船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全球首艘第五代“长恒系列”17.4万立方米大型运输船“绿能瀛”号,较合同期提前5个月在沪东中华长兴岛厂区命名交付。这一由中国创新研制、代表当今世界大型LNG运输船领域最高技术水平的“海上超级冷冻车”终于从施工图变为实景图。它的横空出世,将成为中国在世界LNG船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标志性事件。
“绿能瀛”号总长299米,型宽46.4米,型深26.25米,入级美国船级社(ABS)和中国船级社(CCS)。其采用安装了最新智能控制废气再循环(iCER)系统技术的中国船舶WinGD 5X72DF2.1双燃料主机,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LNG运输船建造工程——“中国海油中长期FOB资源配套LNG运输船项目”首制船,对于保障我国能源运输安全,有效提升我国LNG运输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助力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这款集最新设计理念、最优技术装备、最强环保性能、最具前瞻性,以及沪东中华前四代LNG船设计之精华于一身的“长恒系列”船型,具有四大显著亮点。
——快速性能好,综合能耗低。采用沪东中华第四代双艉鳍线型,在减小自航阻力与提高艉部推进效率之间实现了最佳匹配,获得了优异的推进链一体化耦合效率。通过多轮欧洲水池的实验验证,在中高航速段均能实现出色的航行效率。与上一代船相比,单日航行碳排放减少10吨以上。
——低温性能好,舱型兼容性广。该型船设计时充分考虑兼容性和通用性,既可以搭载NO96系列围护系统,也可以搭载MARKⅢ系列围护系统。尤其是搭载最新一代的NO96 Super+系统时,蒸发率比上一代L03+系统降低15%,可以达到0.085%,为低碳航行提供了更宽泛的油气平衡航速区间。可通达全球各大洲120个LNG岸站,具有卓越的全球通用性。
——空船重量轻,载货能力强。全船采用一体化的轻量化设计理念,从多个维度优化了空船重量。相比上一代船,全船减重1500多吨,货舱装载率更高,每个航次可以多装载800立方米LNG。
——操控运维巧,航线匹配佳。该船可以选配1.5至2.3吨的再液化系统,可以适配短途、中途、长途等不同航线对蒸发气不同的平衡利用要求,船舶操控经济性强,可以高效适配多元化航线的各种运营要求。
据了解,“中国海油中长期FOB资源配套LNG运输船项目”分为一、二期,共建造12艘17.4万立方米LNG船。如果全部投入运营,每年将从全球各地运回LNG约700万吨,可满足5400万个家庭近一年的使用,这对于调整我国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LNG进口以卖方到岸交付为主,运输权由国际大型资源商掌握,相较欧洲、日韩等进口大国,我国LNG运输自主能力较为薄弱。而中国海油中长期FOB(船上交货)这一创新贸易形式,将为货物海运及国际贸易提供更多操作便利,大大增强资源进口方的贸易灵活性。因此,拥有一支可自主调度的LNG运输船队,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将有助于提升我国LNG运输自主权,在保障能源进口和供应安全及稳定性的同时,增强我国资源议价能力和国际话语权。
- 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2024-05-15 09:45:39)
- 左海会客厅|张钹:中国人工智能“无人区”的拓荒者(2024-05-15 08:18:00)
- 数字峰会将设13个分论坛 举办行业生态大会、闽江夜话等活动(2024-05-15 07:42:46)
- 践行大食物观的福建启示,再上央视《新闻联播》!(2024-05-14 20:03:28)
- “美台船只意外相遇”,外交部回应!(2024-05-14 18:09:04)
- 外交部驳斥美财长“产能过剩论”:这叫“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2024-05-14 16:03:17)
- 外交部:对有关中国公民被英方逮捕并起诉表示严重关切(2024-05-14 15:56:04)
- 我驻基里巴斯使馆提醒中国游客行前预订酒店住宿(2024-05-14 11:28:15)
- 中菲执法部门合作遣返160余名在菲从事离岸博彩中国公民(2024-05-14 11:15:59)
- 国际乒联2024年第20周世界排名:孙颖莎第一9200分(2024-05-14 10:46:08)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