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场“石”光对话 一览石文精彩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走读乌山摩崖石刻
一场“石”光对话 一览石文精彩
“我们与古人来了一场‘石’光对话,心灵再次受到巨大震撼”“乌山摩崖石刻篆隶楷行草各有各的精彩,堪称‘一座乌石山,半部中国书法史’”……8月23日,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走进乌山,小营员们用生动的笔触对摩崖石刻进行新解读。
张浩清带领小营员们开启走读乌山摩崖石刻之旅。记者 叶诚 摄
走读乌山
品味石上故事
8月23日9时,乌山标志性摩崖石刻“乌石山”下,小营员们整装出发。沿景区北大门登山道而上,不久便来到石林景区。这是乌山摩崖石刻最为聚集的区域之一,福州晚报编委、总编室主任张浩清带领小营员们开启了走读之旅。
“福州很多地方都有摩崖石刻,为什么首选乌山?”走读之旅刚开始,小营员便提出了一个有深度的问题。“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看来你们参加活动之前做了不少功课。”张浩清笑着鼓励道。
据了解,历史上乌山摩崖石刻共有314段,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众多摩崖石刻已泯灭于历史长河中。
近年来,随着“还山于民”保护修复工程的不断推进,不少被掩盖、遮挡的摩崖石刻重现于世。乌山现存摩崖石刻186段,时间跨度从唐至今,其中不乏李阳冰、程师孟、朱熹等大家的亲迹;字体涵盖篆、隶、楷、草、行,各臻其妙。内容涉及诗刻、榜书、题名刻、纪游刻、记事刻、祈福刻等,或与名人有关,或承载历史故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出自唐代大书法家李阳冰之手的“般若台铭”,是乌山上年代最为久远的石刻,李阳冰未到过乌山,应时任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要求,亲题墨宝相赠。李贡将其刻于乌山上,成为“镇山之宝”。福州知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应另一位福州知州程师孟之邀,写下了美文《道山亭记》,世称“曾碑”。福州市文联原主席陈章汉撰写的《先薯亭记》镌刻在“先薯亭”旁大石上,纪念明代长乐籍华侨陈振龙、福建巡抚金学曾以朱薯缓解福州百姓饥荒的壮举……
“乌山摩崖石刻就像一本打开的历史书、书法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极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张浩清由点到面、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乌山上具有代表性的20多段摩崖石刻。小营员们则奋笔疾书做笔记……
小营员在认真做笔记。记者 叶诚 摄
小营员们认真观摩陈光波对石刻进行描红。记者 叶诚 摄
石刻描红
传承千年文化
如今,乌山上186段摩崖石刻,或鲜红或亮蓝,清晰地显露于世人眼前,这离不开众多闽都文化爱好者日常的“梳妆添彩”、精心养护。寿山石雕刻师陈光波就是其中一员,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为摩崖石刻描红。
8月23日,陈光波正对霹雳岩上南宋驸马潘正夫石刻进行描红。“靖康之间,金人犯阙,二圣北迁……”这段石刻描述了赵宋皇族流亡路线图。
陈光波首先对石刻进行讲解,让小营员们了解这段石刻的含义,随后爬到高处,用毛刷清理掉石刻凹槽里的杂物,轻蘸颜料、重下笔,认真细致地描红。“摩崖石刻描红,不是简单地将颜料描进笔画的凹槽里,篆、隶、楷、草、行各有特色,描红对文字造诣有很高的要求,要把每一个字揣摩透了才可以下笔。如果你们对描红感兴趣,首先要练好书法。”陈光波向小营员们细细介绍道。
“还有很多尘封的宝贝等待我们去发现,需要我们去保护,你们愿意保护摩崖石刻吗?”“愿意!”陈光波的提问,得到全场响亮的答案。
郑娉婷老师为小营员们作指导。记者 叶诚 摄
名师指导
续写“乌山传奇”
8月23日下午,福州晚报特邀何捷名师出版工作室成员、福州市义序中心小学郑娉婷老师为小营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写作指导课。
郑娉婷首先带领小营员们简要阅读分享《福州摩崖石刻》,让大家对福州摩崖石刻有了初步的总体印象。
“如果石头会说话,乌山这些摩崖石刻想表达什么?”郑娉婷引导小营员们回顾和分享了研学感受。
随后进入写作指导环节。郑娉婷分步引导小营员们写好开头、过程和结尾。她告诉大家,可以通过转译资料、用自己的话表述等方法,学写开头;中间部分先总结“名人印记”“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妙趣横生”等乌山摩崖石刻的特点,再选择一个或两个印象最深的石刻进行重点介绍;最后通过活用历史人文、书法艺术、人物事件等方面的资料,对摩崖石刻文化的挖掘与保护进行点睛升华,写好结尾。
现场,郑娉婷对小营员们的作文进行面批点评,并评选表彰“最佳写手”“写作小能手”“观察小能手”。
获评“最佳写手”的福州教院二附小五年级学生陈泓铄写道:“今天,我看到了文物保护者在一笔一画地描红。我觉得,他描的不是红,而是那一抹已经褪色的历史。是的,即使历史已经过去,但我们仍要去保护它们,因为我们崇尚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福州摩崖石刻文化,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引以为傲!”
获评“最佳写手”的仓山区第七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王昊辰写道:“乌山摩崖石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部无法比拟的史诗。今天,我们与古人来了一场‘石’光对话,心灵受到巨大震撼。”(记者 刘珺 周桃茂/文 叶诚/摄)
- 去乌山看古人“发朋友圈”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23日解读摩崖石刻(2024-08-20 08:48:21)
- 避暑乌山:时时闻啼鸟 处处赏石刻(2024-08-04 09:51:09)
- 鼓楼鼓东街道人大工委赴鼓山涌泉寺灵源洞开展视察调研活动(2024-08-01 15:16:05)
- 人民体谈:渴望金牌,但绝不唯金牌论!(2024-07-30 15:53:37)
- 乌山图书馆匾额被发现 它曾是福州最有名的私人图书馆(2024-07-08 22:30:00)
- 新华网视评|自导自演的假闹剧该“收场”了(2024-07-01 11:41:20)
- 福州人都懂的“避暑神器”(2024-06-27 19:47:28)
- 福州于山摩崖石刻:独具魅力的地方“名片”(2024-06-24 07:55:53)
- “工科男”爱上摩崖石刻 张小平:上下求索给郭柏苍“洗冤”(2024-06-21 08:26:13)
- 乌山时评|共筑安全防线 守护美好家园(2024-06-20 16:56:00)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