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到暑假,各种游泳培训课及户外水上乐园成为不少孩子户外运动的首选,但与此同时,在不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因为游泳导致各种耳朵炎症的患儿,也明显增多了。
游泳后孩子拍水把耳膜拍穿孔
就在前不久,12岁的福州男孩小元(化名)参加了家附近的暑期游泳培训班。一次游泳结束,小元发现自己耳朵里进水严重,闷闷得很不舒服,就用手不停拍打、挤压耳朵,想让耳朵中的水流出。
可一通操作后,小元发现耳闷的感觉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还出现了耳朵疼痛、听力下降的感觉。
感觉到耳朵异常后,小元第一时间和妈妈来到福建省级机关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接诊的副主任医师罗高青给小元做了检查,发现小元的鼓膜出现了穿孔。穿孔原因正是因为小元不当地拍打耳朵,导致耳朵负压过大,引起了鼓膜穿孔。
好在治疗及时,目前小元的耳膜已经逐渐长好。
要用正确的方式排出耳朵内的水
游泳时,几乎每个人都会遭遇耳朵进水的情况,当水进入耳道后,它会滞留在耳道和中耳之间,创造湿润的环境,这有助于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导致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真菌感染、耳膜炎和中耳炎的发生,因此游泳后应及时将水从耳朵中排出。
正确的排水方式应将头偏向耳朵进水一侧,用手指轻压耳洞,并单脚跳跃,利用负压原理排出耳道中的水,也可以尝试用棉棒轻轻蘸干耳道。
游泳后如果耳朵进水导致耳朵疼痛,初期可以用一些滴耳液耳浴,比如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次滴十滴,至耳道口看到药水为止,药浴十分钟后将药液倒出即可,一般一两天症状可缓解。
要提醒的是,在没有炎症的情况下,罗高青不建议长期使用这些抗生素类滴耳液,否则容易引起耳道霉菌。
如果耳痛、耳闷症状持续,一定要及时来医院就诊,排查是否是中耳炎。如果中耳炎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变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较难治愈。反复发生的中耳炎可导致听力丧失或严重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或脑膜炎,危及生命。
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要想尽情享受在水中游玩的畅快,又不想因游泳导致耳朵炎症,罗高青建议大家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首先要做好耳道的清洁,每次游泳前都要先清理耳中的耵聍,否则耵聍被水浸泡后,容易导致外耳道炎,甚至引起头痛。其次要选择水质比较干净的正规游泳馆,游泳时要戴好泳帽、耳塞,尽可能阻止水进入耳道,减少感染风险。游泳后要注意清洁、消毒泳镜、耳塞等游泳装备,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要提醒的是,有鼻炎或鼻窦炎的孩子若换气没注意,进而咽鼓管逆行性感染,最后患上中耳炎。当出现鼻炎、鼻窦炎发作等上呼吸道感染时,不要下水游泳,尽量等鼻腔分泌物减少,治疗好之后再去。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