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海涛:打造高强度超轻量座驾
池海涛。
铝合金作为汽车轻量化材料的最大优势是“轻”。轻量化材料的使用占比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指标,能在降低能耗增加续航里程上带来巨大收益。然而,铝合金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体。
在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有一位叫池海涛的高级工程师带领团队不断攻关技术难点,显著提升铝合金强度,使其具备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此举有利于福州在打造东南汽车城时,牢牢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不久前,他被福州市总工会推选为2024年福州工匠年度人物。
微观世界
找寻研发关键钥匙
37岁的池海涛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拥有工学博士学位。他工作所在的祥鑫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以特种铝合金材料研发、生产及其产品制造为主的企业。目前,他担任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对于铝合金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是一对天然矛盾体的问题,池海涛解释道:“材料强度太高,其在热处理状态下就更容易受腐蚀。而材料强度越高零部件则越‘轻’,同时具备优良的耐腐蚀性能,才能确保驾驶过程中的行车安全。”
池海涛介绍,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大多使用建筑用铝合金,强度低,厂家在生产中不得不增加材料重量来支撑车身强度,以达到受力条件,这就导致车身变重,降低电池续航能力。为此,在研发中,他们要提升强度,降低零部件截面厚度尺寸,最终实现整车车身变轻、车辆续航能力变强的目的。
研发新材料的过程,就是在铝中搭配铁、硅、镁、锰等不同比例的合金元素,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找寻最优的元素搭配,但这仅仅是研发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要将材料做成各种各样的截面,并进行强度等性能实验。随后,他们会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显微镜,分别放大至1万倍和10万倍,对断口处进行微米和纳米级别的微观组织观察。
“如果把新材料断口比作人体骨头受伤,那么我们就好比外科医生,利用仪器找出这具身体哪里的骨头断了,以及骨头断了是因为外力还是营养缺失导致。”池海涛说,这个过程,需要至少一年的研发周期。
通过更加细化的合金成分范围,池海涛团队得到了较为精准的成分控制区间,完成超高强耐蚀铝合金设计,并实现量产。针对同一款车型,祥鑫造的铝合金材料能同比减少30%的所用材料,不仅实现更轻的车身,还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掌握关键工艺
打破国外材料垄断
除了将铝合金产品持续做“轻”外,池海涛还带领团队攻关了高硅铝合金熔铸技术,并使其在锻件领域得以使用,实现自给自足,打破了此类材料需要长期依赖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进口的窘境。
池海涛介绍,在高硅铝合金的锻造车间,有一个类似揉面的工序,就是将材料熔炼后用锻砧按所需的尺寸进行揉捻。这一过程中,如何控制好初生硅、共晶硅以及晶粒的尺寸十分关键,否则可能导致材料的塑韧性变差,通俗来说就是变得很脆、不耐磨,容易断裂。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不少像祥鑫这样的企业只能依托材料进口,一吨高达7万元。
通过大量研究实验,池海涛团队很好地掌握了其中最为关键的变质工艺,目前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活塞和涡轮盘上。该项目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所完成的产业化项目累计增加销售额2亿元以上。
池海涛所在技术团队还实现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合金6A66和7A21合金材料的开发及后续产业化生产,电池PACK轻量化效果高达20%以上,已为中创新航、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企业持续稳定供货。
池海涛在祥鑫工作期间,科技创新硕果累累。截至目前,他累计有授权专利65项,获得过福州市专利奖金奖;作为项目执行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项,军品配套项目一项;主导参与公司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高硅耐磨铝合金材料、杆塔材料、海洋装备用耐腐蚀材料、军工产品弹头风帽和导轨型材产品开发,累计增加公司销售额2亿元以上。(记者 陈木易/文 包华/摄)
- 宁德: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人才“聚宝盆”(2024-08-16 17:30:00)
- 福州3人入选大国工匠首批培育对象(2024-07-15 07:25:11)
-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福建7人!(2024-07-12 15:43:02)
- 50款产品公示!拟列入福建省新材料新产品目录(第一批)(2024-07-10 10:23:34)
- 福州可门港经济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上榜2024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名单(2024-07-08 07:56:37)
- 福建省奖励首批次重点新材料生产应用 最高300万元(2024-07-07 08:11:31)
- 福州工匠学院助职工提技加薪 打造从“工”到“匠”的强磁场(2024-07-01 07:54:04)
- 福州港成立“工匠联盟”(2024-06-30 09:35:35)
- 福州市职工人工智能成果路演及产业对接活动举行(2024-06-30 09:35:35)
- “劳模工匠助企行”聚焦新质生产力 5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2024-06-30 08:09:22)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