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福州8月15日电(记者 李昊泽)这个夏天,近200位台湾学子在福建福州留下了难忘回忆。他们有的寻访古迹,在当地历史文化中看到故乡的影子,有的在实践岗位上感受城市温度,定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今年暑期,共青团福州市委联合人社、文旅等部门策划了“好年华 聚福州”实践活动,推出10多条免费观光旅游线路,并面向台湾学子设置专属实践岗位,提供职业规划、就业推荐等服务,为台湾学子搭建起在福州就业创业的“第一站”。
7月,来自台湾东吴大学的苏品华在福州一家银行完成了毕业实践。忙碌之余,她和其他学子一起参加了在三坊七巷、朱紫坊、烟台山等历史文化街区开展的研学活动。从两岸风格相近的古建筑,到共同的民间信俗;从旧时台湾士子赶考下榻的台湾会馆,到白墙黛瓦的严复故居……曾在书本上读到的历史、文化,在现实中可触可感起来。
“从未想到,原来福州和台湾有这么深的渊源,在海峡对岸也能见到家乡的影子。”苏品华说,在福州,没有想象中的陌生感,无论是闽台一脉相承的历史,还是街头常见的小吃,都让她感到亲切,“如果有合适机会,留在福州工作是个不错的选择”。
来榕的台湾青年们在文化和历史中找到归属感,还因福州对台青人才展现的热情友善,将这里视作未来发展的“第二故乡”。
随时送上门的外卖、随叫随到的网约车、方便快捷的手机支付……初至福州,新奇的体验让高雄中山大学毕业生蔡依琳惊喜不已。在一家文创公司实践月余,她见到了这座城市温情的一面。
“从抵达福州开始,我们的食宿、交通、实践都得到了很周到的照顾。”蔡依琳告诉记者,主办方根据学生们所学专业、就业意愿“量身定制”实践岗位。“在福州,处处能感受到对台胞的友善和用心。”蔡依琳由衷称赞道。
暑期实践结束前夕,蔡依琳在当地人社部门协助下,正式向心仪的企业递交了简历。“渐渐地爱上福州这座城市,那就让我继续留在福州探索啦!”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发文,宣告开启一段人生新旅途。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