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甲状腺外科的王波副主任医师,获得“手术中识别甲状旁腺的手机影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国家发明专利。近日,记者采访了他。
王波。受访者供图
王波2005年入职协和医院甲状腺外科,近年来将人工智能辅助外科手术作为科研方向。他多次以第一作者或合作者参与国际研究的身份,在“Thyroid”等全球颇具影响力的医学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还多次在腔镜和开放甲状腺手术的视频比赛中获得全国及国际奖项。
王波获得发明专利的手机影像装置,包含手机终端以及可与其进行数据通信的近红外摄像头。摄像头中设有窄波滤光片和可见光滤光片,方便医生在手术中分辨甲状旁腺与相邻的淋巴结,从而更好地保护甲状旁腺、清扫淋巴结。王波说:“这个设备只需一两千元,医生可随身携带,非常实用。”
王波表示,创新是努力工作最好的副产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希望自己成为研究型的医者。
今年1月,王波加入国际甲状腺肿瘤学组织并担任委员会成员,目前加入该组织的中国医生数量甚少。“这说明我们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际认可。”王波说,2019年他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担任访问学者,师从美国甲状腺协会主委、国际著名甲状腺外科专家Gregory Randolph教授,得到教授团队的高度肯定。
自2019年起,王波还担任美国甲状腺协会官方杂志“VideoEndocrinology”的编委。
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主任医师赵文新说,王波思维活跃,常有创新想法,不仅在医学以及交叉学科有所建树,对文学艺术等也有所涉猎。他说:“当前医学发展特别需要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越多越好!”(记者 朱丹华 通讯员 苏萍)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