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关注福州鳌峰书院:“岂为功名始读书”——闽台文脉久结缘
福建省福州市于山麓鳌峰坊内,坐落着一座与坊同名的书院——鳌峰书院。鳌峰书院在诞生之初就享受优厚的办学条件,硕学通儒培育人材,还为台湾书院的建立提供范本。从鳌峰书院走出了一大批有志之士,“同学皆一时英济”。民族英雄林则徐在鳌峰书院度过7年求学时光,他曾手书“岂为功名始读书”。
岁序更迭,书音未渺,如今书院仍是教育人才之地,同时常态化举办各类文化沙龙,焕发新生。
“同学皆一时英济”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福建巡抚张伯行“欲萃十郡笃志好学,材良行修的士子,教以有体有用的学问,为国储才”,而创办鳌峰书院。福州市政协文史委编辑陈常飞介绍,在闽江下游,曾有面积千亩的冲积沙洲“鳌峰洲”,因被划归为书院“学田”,保障书院每年的固定经费而得名。书院还资助学生往来路费,使他们“无耳目纷营之累,而有朋友讲习之乐”。《清会典》(卷19)列有一份朝廷给全国各大书院拨款的清单,鳌峰书院获拨款数额居首。
福建省文史馆原馆长卢美松说,鳌峰书院历任掌教山长均是贯通古今、出类拔萃的学者,包括理学名家蔡璧、蔡世远父子,著名学者孟超然等。这些山长弘扬理学实践,在教学中形成了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鳌峰书院不以科举仕进为唯一目标,而是根据学术潮流和清廷教育政策,注重传承文化、培养人格,提倡“经世致用”。
得益于充分的办学条件、严格细致的学规与良师辅弼,鳌峰书院人才辈出。民族英雄林则徐在鳌峰书院度过7年求学时光,他曾手书“岂为功名始读书”,这一理念与鳌峰书院历代掌教人“不必以举业为汲汲”的教益一脉相承。从报录比可以看出鳌峰书院当年的报考热度与难度:书院每年招收200多人,而报考者往往多达五六千名。
图为市民在鳌峰书院新址参加“东街书院文化讲坛”活动。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供图
闽台学缘
鳌峰书院对台湾地区的文化教育,尤其是书院创办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台湾很多书院的办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皆直接“取则”或仿效鳌峰书院。如“全台最高学府”海东书院,正是按鳌峰书院规制设立,以朱子理学为圭臬,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
鳌峰书院教化的人才,对台湾作出贡献。被誉为“筹台宗匠”的蓝鼎元,赴台振兴当地的政治、经济、文教事业。陈常飞介绍,台湾与福州文脉相通,清廷在台湾任命各级学官,如儒学教授、教谕、训导等640多人,其中福州籍人士占约190人,许多台湾士子都曾受教于他们。
鳌峰书院也招收台湾学生,《鳌峰书院志》载有许多台湾籍学子姓名,“台湾学子曾以报考鳌峰书院为荣”。
鳌峰书院对台湾文教的深厚影响,体现了两岸血脉相连、文脉相通。如今,鳌峰书院仍然延续两岸文教交流平台功能。第七届海峡青年节上,60位两岸学子在鳌峰书院共读《朱子家训》,了解科举制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海峡两岸书院创新与融合论坛上,闽台书院在鳌峰书院共结联盟,推动交流互访。在鳌峰书院内常态化举办的两岸国学大讲堂,致力于打造两岸“国学共同家园”。
时代新声
“八闽古都,九仙北麓。巡抚伯行,肇建学府。赐三山养秀,誉海峤文薮……”步入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校园,一块巨石上镌刻的《二附小赋》揭示着鳌峰书院旧址与现代小学的渊源所在。
斗转星移,300多年后,鳌峰书院旧址依然是读书育人的基地。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围绕假山旧址,造古趣之景。该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方晓敏说:“我们常跟学生说,林则徐小时候便在这棵古榕树下读书习文,希望以先贤之行,激发学生的求学之志。”
学校还在假山上还原了一座“鳌峰亭”。亭子旁的叠水舞台,是学生的秀艺空间,用于举办“鳌峰亭状元秀”“鳌峰红色小剧场”等特色校园活动,其中最有影响力的“鳌峰亭读书会”至今已经举办了15期。学生在鳌峰亭上朗诵经典、围坐共读。
鳌峰书院新址位于福州格致中学校内,每到星期三下午,正厅内32张仿古课桌边坐满了学生,书声朗朗。福州格致中学办公室主任石海英介绍,这是高一高二的学生在上《鳌峰书院》校本课程。
图为鳌峰书院新址。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供图
重建后的鳌峰书院及所在街区常态化举办各类文化讲座和活动,为市民提供文化大餐。“书院文化在现代的传承”“福州城市发展史”等文化沙龙在书院开讲,吸引满堂市民倾听。书院还成为“福州市道德讲坛”“东街书院文化讲坛”“鳌峰文史沙龙”等系列活动的举办地。
鳌峰书院所在的鳌峰坊古代文风蔚然,文脉兴盛。2018年,福州市鼓楼区重点打造“鳌峰坊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保护项目。街区运营方相关负责人路零介绍,街区通过面向市民开设展览、论坛、讲座沙龙、音乐会、设计文旅和研学线路等,深入挖掘书院文化。在招商时,街区注重引进与书院内涵气质相符的业态,鳌峰书院精神已然融入街区坊巷,焕发新的时代光华。
不久前,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牵头联合书院、街区及鼓楼区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工艺美术工业有限公司等,根据书院意象设计了毛毡袋、明信片、扇子、镇纸、茶盘、茶杯等一系列书院文化文创产品。鼓楼区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表示,文创产品设计兼顾实用性和互动性,以各类书法印章和建筑样式为内容,以具象的形式留住书香之气,是对书院文化的活化利用。
(本文为《半月谈内部版》2024年第7期内容)
- 文化中国行 | 央视关注福州:让古老戏曲焕彩新时代(2024-07-21 19:01:50)
- 133件!全都是珍品!20日在晋安盛大开幕!(2024-07-21 12:07:13)
- 百年荔枝树催发乡村新活力 连江透堡镇举办荔枝采摘节(2024-07-21 08:42:38)
- 陈志勇:保护传承闽剧音乐(2024-07-21 08:36:51)
- 福建医科大学实践队到漳州感受传统文化魅力(2024-07-21 08:29:53)
- 晋安举办寿山石雕传世珍品展(2024-07-21 08:19:35)
- 如何让历史文化街区更有“福”?(2024-07-21 08:19:04)
- 网传“学生辱骂孕妇”,厦门大学回应(2024-07-20 17:59:43)
-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走进中国寿山石馆(2024-07-20 08:30:22)
- 闽侯鸿尾竹编非遗路在何方?(2024-07-20 07:54:22)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