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年无偿献血43次,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90后”小伙用热血点亮生命之光
6年无偿献血43次,累计折合献血量达15980毫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福建分中心,“90后”审查员季柏仁用自己的热血点亮了他人的生命之光。19日,福州高新区流动献血车开进该中心,“一腔热血”的他成为大家点赞的“热血英雄”。
15980毫升的血液是什么概念?相当于3个成年人的血液总量。自2018年第一次无偿献血以来,季柏仁6年坚持献血。他曾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等荣誉。
季柏仁是山东人,今年30岁,在他的手机里保存着他每一次献血的记录。不断向上滑动页面,最底端一条是在2018年,那是他第一次献血的时间。那时,他去武汉旅游,路过一辆流动献血车,怀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启了献血生涯。
43次献血,43本无偿献血证,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在福州初次献血的那一本。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捐献血小板一次在1至2个治疗量,在福州工作的第一年,他又一次路过福建省血液中心,护士告诉他,为了服务儿童医院的患者,可以选择捐献0.8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我第一次对捐献的对象,有了相对具象的轮廓,也许我的一次献血就可以帮助一个孩子、一个家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他说。
在季柏仁记忆中,第一次捐血小板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慌。“毕竟这跟献全血不一样,献全血很快,15分钟就能结束,每采集一份血小板大概需要1到2个小时,过程煎熬,但是很有成就感。”
成功捐献血小板之后,季柏仁发现身体并没什么异常,于是坚持每月捐献一次。除了第一次是捐献全血外,之后的42次,他捐献的都是血小板。“捐献血小板的间隔期短,比起捐全血我能多献几次,多救一些人。”在季柏仁看来,无论是捐全血还是捐血小板,只要能帮助他人,就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为了献血这份公益事业,6年来,献血与每天坚持锻炼成了季柏仁的一种生活习惯。
“一人献血百次,不如百人献血一次。”近年来,他开始在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间宣传无偿献血的积极意义。如今,他不仅是一名无偿献血的参与者,也成为一名献血宣传员。
“平日里季柏仁常常用亲身经历为我们科普献血知识,带动大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同事林立粤说。
当天,季柏仁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参与献血,但他积极协助现场活动举办。
据悉,当天的义务献血、义诊活动,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福建分中心、福建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新区市监局、高新区教卫局举办,共有300余人参与,21人成功献血。(记者 林榕昇)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