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出征到“海上福州”宏伟蓝图的擘画,从近海、浅海向远海、深海不断拓展,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年来,福建福州如何逐浪前行、向海图强?它书写了怎样的“海的故事”?一起来看——
福州马尾是中国船政的发祥地,现如今的马尾,还是中国远洋渔货最大的集散地。
兰潇鑫是一名“渔三代”,也是当地一家远洋捕捞企业的副总裁,上世纪90年代,福州远洋渔业开始大发展。在这期间,他的父辈建立公司并率先远赴大西洋东岸的毛里塔尼亚。建设了目前我国境外投资规模最大的远洋渔业基地,每年回运鱼货10万吨,带动了当地2000多个就业岗位。
兰潇鑫说,公司的产品来自全世界各个海区。鱿鱼、墨鱼、章鱼来自西北非的毛里塔尼亚基地,主要销往欧美国家。红色的真鲷鱼跟野生的海捕螺主要销售在我国的珠三角地区。来自南美洲圭亚那基地的黄鱼,口感鲜嫩紧实,在我国长三角地区非常受欢迎。
这些年,福州也越来越“洋气”。
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等相继落户福州。
鲍鱼、大黄鱼、海参等水产种业的“福州芯”队伍不断壮大。
“世界金鱼看中国,中国金鱼看福州。”去年福州金鱼总产值突破12亿。
连江鲍鱼产量稳居全国首位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3。
“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发展也在于江海。”
眺望瀚海烟波,福州将会继续“向海进军”。“向海图强”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