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后人齐聚故居忆沈公
18日上午,正在举办“沈葆桢巡视台湾”史迹展的三坊七巷沈葆桢故居(宫巷26号)热闹非凡,海峡两岸40多位沈家后人济济一堂,纪念先祖功绩,弘扬家风家训。
沈家后人齐聚沈葆桢故居。
后人齐聚
“‘沈葆桢巡视台湾’史迹展开展,沈家后代借此聚会,共同缅怀先祖功绩。文肃公是抗敌御侮、保台建台的民族英雄,是我们沈氏后裔的骄傲。”18日上午,沈葆桢六世孙女沈小菡说。
沈小菡在现场分享说,她女儿一家在英国工作、学习,她和丈夫去伦敦看望女儿,一家人经常前往格林威治原皇家海军学院,追思沈葆桢选送的马尾船政学堂精英在那里学习、生活的情景。
沈吕遂、沈吕百堂兄弟是居住于台湾的沈葆桢六世孙。沈吕百说:“今天很感动,时间过了100多年,子孙们团聚在先祖生活过的空间,真是非常大的喜事。”
沈葆桢六世孙女沈园在“沈葆桢巡台的现实意义及其深远影响”这一展板前驻足很久。她说:“一统管理,积极治台;攘外安内,民族团结;统揽全局,提升地位;两防并举,南北联动;善后始基,战略起点……这部分内容比以往我看过的展览思考得更加全面深刻,站位更高,故居被活化利用成完整记录沈公一生的场所,真好。”
许铁(左)与丁涛展示“甲型一号”水上飞机航模。
展示航模
我国第一架自制的水上飞机——“甲型一号”诞生于船政,由巴玉藻、王助等设计制造。这当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即沈葆桢曾孙,也是爱国海军耆宿、时任福州船政局局长陈兆锵女婿的沈来秋(即沈觐宜)。他参与制造了“海鸿”号、“海鹄”号炮舰,并和陈兆锵、巴玉藻发起了著名的海军制造研究社,曾任福州船政局制机主任,是有名的机械制造和经济学专家。
18日,沈来秋外孙许铁及其学生丁涛展示了他们共同完成的两架等比例缩小版“甲型一号”水上飞机,让沈家后人赞不绝口。
许铁是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的老师,他在参观船政博物馆的时候看到了这架飞机的模型。他把想要做“甲型一号”水上飞机航模的想法告诉了两次获得“侨智汇”优胜奖的无人机研究专家丁涛。
“我原先不知道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出自马尾船政。了解这段历史之后,我深感自豪和骄傲。我和老师一起研发这个航模,希望未来可以成为产品,让更多的孩子参与组装,知道这是我们中国造、船政造。”丁涛说。
沈小菡(左二)向来自台湾的沈葆桢后人赠送《沈文肃公政书续编》。
发布新书
18日,《沈文肃公政书续编》新书发布仪式举行。
沈小菡介绍,她的祖父娶《南北洋炮台图说》作者萨承钰幼女萨嘉玙为妻。萨嘉玙的哥哥萨嘉榘是文献学家,为福建省文史馆馆员,毕生勤于抄录古籍,集为《积积室钞本》,不下数百种。
“前一段时间,萨嘉榘之孙、我的表兄萨本敦出示钞本之一《沈文肃公政书续编》,建议我将其出版。今年是沈葆桢巡台150周年,推出此书是我们后人对沈文肃公最好的纪念和缅怀。”沈小菡说。
据了解,《沈文肃公政书续编》以影印方式付印,收录了二十七封奏折,对已刊行的《沈葆桢政书》是一重要补充。该书除了分发部分沈氏宗亲存念外,还赠送给许多学者、研究机构和图书馆等,助益研究沈葆桢从政思想。
流连古厝
“这座古厝真是回到了它原来的样子!”小时候居住在沈葆桢故居里的沈家后人,踏入沈葆桢故居后连连赞叹,说修得比想象中的好。
“我出生在故居饮翠楼西侧房,成长在沈家大院,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深有感情。”沈小菡告诉记者,修缮过程中,文修专家、设计施工单位多次向沈家后代咨询故居的历史原貌等,并邀请他们到现场查看。沈小菡指着一进厅堂门额上的四个铁钩说,这个铁钩的具体位置就是他们回忆后告诉相关单位的,这里原来挂着进士、文魁等四个匾额。
沈家后人表示,十分期盼沈葆桢故居最终修缮完工的那一天。这里将是全面展示沈葆桢一生丰功伟绩的窗口,也是展现大陆与台湾水乳交融的爱国主义宣传和教育基地。(记者 管澍/文 叶诚/摄)
- “沈葆桢巡视台湾”史迹展亮相(2024-06-18 08:18:44)
- 纪念沈葆桢巡台150周年系列活动侧记:探寻历史足迹 发挥桥梁作用(2024-06-18 07:35:34)
- “沈葆桢巡视台湾”史迹展开幕 沈葆桢故居对外开放三天(2024-06-17 16:26:35)
- 坊巷依旧文脉传新 福州鼓楼区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2024-06-17 08:28:09)
- 149年前,沈葆桢离台“告别信”令人动容(2024-06-16 08:31:18)
- 沈葆桢巡台史迹展17日开展 同期举行“沈葆桢与台湾”研讨会(2024-06-14 09:14:07)
- 修缮后首次亮相 下周沈葆桢故居部分将免费开放三天(2024-06-13 15:30:50)
- 沈葆桢故居修缮预计今年10月完工(2024-05-23 07:37:46)
- 时隔30年,厦门嘉庚故居重启修缮!(2024-05-15 16:02:39)
- 侯德榜故居:强化保护修复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4-04-24 10:30:58)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