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加强福州市文物保护工作,近日,《关于福州市国有土地出让考古前置工作实施意见》印发,福州在全省率先推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
何为“考古前置”?即对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出让前依法由文物主管部门组织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实现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根据《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参考历史文献记载、考古成果以及地下文物埋藏规律,实施意见明确,鼓楼、台江、仓山、晋安四城区的国有土地在下列区域范围内的,应开展考古前置工作:地下文物埋藏区;福州历史城区范围及其东侧与明清府城墙围合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福州历史城区范围以外,地块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山地丘陵、河岸台地等其他可能埋藏地下文物的区域。
实施意见明确,市文物局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土地发展中心、冶城集团等单位,建立全市国有土地出让考古前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切实保障地下文物保护与项目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其他县(市)区可参照本意见,根据各地实际研究制定辖区内国有土地出让考古前置具体措施。
记者从市文物局了解到,市第二批国有土地出让正在履行相关程序,部分已完成。(记者 燕晓)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