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银行卡都在身边,账户资金却被盗刷,这样的“离奇”情节却是一种新型犯罪手法。近日,鼓楼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利用付款码截图进行盗刷的“云盗窃”案件,男子卢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今年1月,一名男子加我微信,说要水果外卖送到对面的酒店,一共点了1400多元。”在鼓楼区经营水果店的林先生说。付款的时候,该男子表示无法到店,让林先生通过视频通话展示收款码给他。但是每次操作,该男子都说信号不好,让林先生退回支付宝首页,切换收款码和付款码页面并刷新。多次操作后,该男子挂断了视频通话。林先生登录支付宝想查询是否到款时,却发现自己账户突然多出了10笔消费,共计3000多元。林先生报警后,侦查机关比对消费和付款记录等信息,不久抓获了一男子卢某。
经审查,去年12月,卢某结识了一名网友,该网友说可以介绍他做“兼职”,就是让卢某去购买烟酒再卖掉。“我不知道他的身份,但为了好处费,也就照做了。”卢某说,今年1月,他使用该网友提供的付款码截图,前往某便利店购买了3000多元的香烟,并以1800元卖给他人,自己留下了300元,剩余款项则转给了该网友。而根据对比调查,指挥卢某进行盗刷的社交账号,与导致林先生遭遇盗刷的社交账号一模一样。
检察官表示,卢某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应当以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经鼓楼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卢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检察官提醒,不要将自己的收款码、付款码随意展示给他人,在网络上涉及金钱交易时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受陌生人引导而在视频通话时展示付款码。(记者 叶智勤 通讯员 吴颖)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