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专栏作家徐则臣散文《放牛记》成全国高考试题
“今年高考语文试卷上的徐则臣,是不是在你们报纸上开专栏的那位作家?”高考结束后,福州晚报新闻热线接到许多咨询电话。
徐则臣。
近两年,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得主徐则臣应邀在福州晚报开设专栏《谈艺录》,很多读者可能在晚报上和他有过“神交”。今年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Ⅱ的材料,就出自徐则臣的散文《放牛记》。
13日记者连线徐则臣,就《放牛记》的写作、散文写作,以及青少年如何培养阅读与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等进行了采访。
《放牛记》成全国高考试题。
散文《放牛记》是真实人生经历
徐则臣与福州读者结缘算得上是“日久生情”。
2021年,徐则臣的中短篇小说集“三部曲”《如果大雪封门》《跑步穿过中关村》《青城》出版。当时本报记者采访了徐则臣,推出名家访谈《徐则臣:小人物负载了这个时代更多的焦虑》,让福州读者对这位“70后”茅盾文学奖得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022年8月,福州晚报文学副刊《兰花圃》刊登散文《白马河往事》。或许因为从小生活在运河边,徐则臣对河流与人物的情感命运有更多的认同,他欣然为这篇散文题写篇名,让当天的版面变得更富文艺感。
徐则臣应邀在《兰花圃》开设专栏《谈艺录》。
2023年2月至今,徐则臣应邀在《兰花圃》开设专栏《谈艺录》,谈论小说创作、中外经典作品,以及阅读与成长的关系等。《阅读的下一站:未来》《福克纳的遗产》《莫言的“变法”》《读书之乐》等近30篇文章,观点新颖,文字活泼,拓宽了读者的文学视野,滋养了心灵的“诗和远方”。不知不觉,徐则臣和福州晚报一样,成了福州人的老朋友。
徐则臣出生于1978年,大学期间就开始小说创作,后来陆续以《耶路撒冷》《北上》《如果大雪封门》等长篇、中短篇小说斩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国内几乎所有的重要文学奖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
或许是因为他创作的小说光芒太过耀眼,导致许多人忽略了他的散文创作。其实,因为写散文不像写小说那样需要大量时间,徐则臣写了不少散文。入选今年高考试题的《放牛记》,是徐则臣2012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写《放牛记》的时候,他努力去还原、回忆儿时放牛的场景,“我现在又回头看了一下,觉得跟我记忆里面的基本一样。也就是说,我是如实地回忆了,或者是努力去回到那个现场,没有虚构的东西”。
他认为,小说可以虚构,写散文则应当如实地去写,要用更简洁、准确、有效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现在对他来说,几乎所有散文都是有想法了,必须要写了才动笔,“我认为的好散文,就是能够迅速地抵达真实和你要表达的那个东西”。
徐则臣为《白马河往事》题写篇名。
阅读和写作离不开经典作品
在国内各大高校演讲或是在自己的散文随笔中,徐则臣常常谈及一个与教育、成长有关的重要话题,那就是青少年应该如何阅读、如何写作。
徐则臣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写作就两件事:一个是读,一个是写。阅读是最重要的,是获得经验、技巧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知道了别人写什么、怎么写,对某一场景、某一件事、某一种情绪应该怎么体现。再就是要不停地写,不是说每天写多少字,而是要考虑这件事,并且不停地尝试用新的方法去呈现,比如描述一个人的状态,讲一个故事,写一个场景,不断训练自己语言的准确性和及物能力。
“孩子写作文,有时会把写作文这件事看得很重,每次写作都腰杆儿挺直坐在书桌前。这个没必要,要放松一点儿,其实写作就是说话。”徐则臣说,中小学生在写作文时,不要总想着要用多少好词好句,要有多少引用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在说清楚的基础上,再想想怎么说得更好一点。
高考过后,进入大学的青年学子如果想把写作当成今后的职业或努力的方向,徐则臣通过本报寄语他们:阅读和写作,离不开经典作品。
比如,在阅读上就要和一般读者不同,除了想看的,不想看的更得看,明知道自己不喜欢,明知道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还是要去看,因为其中的差异性,会让人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的知识,以及更多样的写作方式。要多读跟写作有关的经典作品和读物,因为阅读和写作都是建立在经典的基础上。此外,要有意识地从文学的基本面上训练自己,比如讲故事的能力、语言及结构等,有欠缺的地方就得去解决,十八般武艺都要会,这样写作时才能游刃有余。
徐则臣认为,即使对一个作家来说,阅读都是比写作更重要的一件事,因为一个好的作家其实是建立在一个好的读者的基础上,“有的时候,写作和阅读对一个专业的人来说,需要一种自虐的精神”。
电视剧《北上》海报。
《北上》改编成电视剧近期与观众见面
《人世间》《繁花》等茅盾文学奖作品登上荧屏后都引爆热点,徐则臣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北上》也已经改编成电视剧并拍摄完成,近期将在央视与视频网站和观众见面。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重点电视剧项目,《北上》由姚晓峰担任总导演,白鹿、欧豪、胡军、萨日娜、王学圻领衔主演。故事讲述了几个在运河边成长的年轻人,在经历了青春、创业和生活的一系列挑战之后,最终又回到花街的故事。全剧的时间跨度长达100余年,历经整整5代人。
《北上》还被改编成话剧、音乐剧、地方戏等,将陆续在全国各大城市上演。
当记者问及未来是否会从事更多形式的艺术创作时,徐则臣表示,除了小说、散文、随笔外,他或将尝试话剧剧本的创作。对于喜爱、支持他的福州读者,他也将继续通过专栏、专访等形式,与大家分享所见所想。(记者 刘玉纯)
- 看见闽江之美 写出闽江之福(2024-06-09 09:22:51)
-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8日探访美丽闽江(2024-06-06 09:17:15)
- 福州:劳模走进校园 开展阅读推广(2024-06-06 07:55:10)
- “故事妈妈”的爱心故事(2024-06-05 18:05:46)
- 写作训练营专车啥模样?欢迎你来投票(2024-06-02 08:02:29)
- 毕赛端:赠人以书 手有余香(2024-05-30 07:49:59)
- 探秘“垃圾的旅行”!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再出发(2024-05-26 21:14:12)
-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周日探秘红庙岭(2024-05-21 08:36:50)
-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主题专车来了 13日起向小营员们征集车辆外观涂装画稿(2024-05-13 09:59:11)
- 台江读书会喜迎母亲节(2024-05-12 08:21:55)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