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省,耕地资源有限,福建人民解放思路、就地取材,山民开发“森林粮库”,渔民打造“蓝色粮仓”……如今,福建向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迈进,不断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极大丰富了大食物观的内涵和外延。
位于福州东部的琅岐岛属于沙质地带,适合种植叶绿菜、青梗菜以及根茎植物等。1995年,琅岐岛现代化蔬菜副食品基地一期工程被列为当年福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首要项目。
经过多年持续努力,福州“菜篮子”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时至今日,福州市蔬菜供应量足价稳,市民不仅“吃得到”而且“吃得好”。近年来,福州市引进了多个种业项目,种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种业发展规模逐步壮大。
福建人历来勤于耕海牧渔,向海洋要食物。闽东宁德是“中国大黄鱼之乡”。上世纪70年代,过度捕捞曾导致这里的大黄鱼濒临枯竭。上世纪80年代,以刘家富为代表的水产科技人员攻克了大黄鱼人工繁育技术,成功实现了大黄鱼人工养殖产业化,大黄鱼重新“游”回了老百姓的餐桌。
享有“中国绿都”美誉的三明市,森林覆盖率77.12%,当地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养蜂、育禽、种植中药材、栽培食用菌,打造天然的“绿色食品工厂”。
出品人:孙志平
监制:张平锋
制片人:李杰
统筹:王健
编导:崔月平
记者:宓盈婷 林凯
配音:李昌隆(实习)
片头制作:夏勇
鸣谢: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
中共宁德市委宣传部
中共连江县委宣传部
中共蕉城区委宣传部
连江县融媒体中心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沙县区融媒体中心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