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日下午,海交会首场供需交流分享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4号馆举行。面向参会的台胞台企、友好城市政府团组成员单位以及大陆企业开放,并广泛邀请海峡两岸重要工商团体、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参会。
围绕“深化两岸融合 建设第一家园”主题,本届海交会打造多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供需交流分享会。
16日,共有6家台企、5家大陆企业以及7家友好城市政府单位作为推介嘉宾参会,320多名专业观众参会。两岸企业围绕自身产品及优势分别推介,来自秦皇岛、林芝、银川、济南等地的政府单位分别介绍了当地招商环境及惠台政策。
台商李卍平是福建漳平鸿鼎农场开发有限公司推广部的经理。推介会上,他讲述了台湾优秀茶农在永福镇扎根种茶的故事。李卍平的祖籍地在永福镇。“与其说扎根永福,不如说回归永福。”李卍平说,大陆的各种惠台利民政策吸引了他积极投身家乡建设。
“我每年都来海交会,已12次了!”台湾鹿谷观光农园总经理张裕源说,但走上推介会舞台,介绍自己的产品还是第一次,“这模式很好,海交会年年有进步。”
“人杰地灵!”这是初来乍到的宁夏银川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投资促进部副部长高敏,对福州的第一印象。高敏说,希望通过此行被更多台商认识、了解,欢迎更多台胞到银川走一走、看一看,播撒热情、收获喜悦。借海交会平台,高敏重点介绍了宁夏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银川综合保税区。
“我们是第一次参加海交会,第一次来福州,福州与台湾一衣带水,在此我们很迫切地要推介自己。”山东济南济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菊介绍。王菊说,这一趟到福州来,近距离感受了闽台文化,也认识了更多的台湾企业。
“我们秦皇岛团队连续多年参加海交会,本人却是第一次来。”河北秦皇岛市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高凡说,“福建尤其是福州所体现的开放与包容,以及两岸经贸往来的融合交流模式,非常值得北方城市学习借鉴。”
据了解,今明两天,海交会还将举办以两岸青年创业产品、农特产品(蓝色粮仓)、漳州专场招商以及两岸企业合作签约等为主题的供需交流分享会。
同时,海交会借助全新升级的线上平台,创新开发询盘模式,打造可持续互动“朋友圈”。两岸参会企业可在线上平台发布信息,实现人脉共享、商贸配对、线下邀约等增值服务。(记者 朱丹华 陈丹)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