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针对市场上动辄标价上千元上万元的“特供酒”,省消委会发布消费提醒,呼吁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酒类商品,拒绝质次价高的“特供酒”,在发现可能存在问题的“特供酒”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省消委会提醒,不要轻信“特供酒”“专供酒”“内供酒”“军供酒”等标识、字样商品。根据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禁止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的通告》,网上网下销售的“特制”“接待”“内招”以及“军供”“军队特供”等标识、字样的商品均系非法产品。
消费者在购买酒类商品时如遇标有该类标识的商品应提高警惕。省消委会表示,这些商品往往是不法商家低价购入小酒厂的散装白酒,经过包装后高价销售,其本身并无任何特殊品质或价值。购买“特供酒”不仅可能遭受经济损失,还可能因饮用不合格产品而危害身体健康。
消费者在购买酒类商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到具有酒类商品经营许可资质的商家购买;查看商品的包装和标签,确保商品信息清晰、准确,不购买来源不明或价格异常的“三无”酒类商品;保持警惕,不轻信“特供酒”等虚假宣传;记得索要并保存好相关票据和佐证,必要时可进行消费维权。(记者 沐方婷)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