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20日,福建省第三届海峡科学放生护生研讨会在榕举行,约150人与会,探讨如何有效地科学放生护生、预防外来物种入侵以及保护本地生态系统。
活动当天,参与人员向闽江流域增殖放流草鱼、鳙鱼、鲢鱼等鱼苗约17万尾。
放生时为何要用本地物种?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友玲说,本地野生动物的基因,经过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演化,已经很稳定了。若用域外物种放生,可能造成本地物种基因污染,甚至导致本地物种消亡,破坏生态稳定性。
如何依法依规、科学合理放生?福建省水产学会常务理事黄健介绍,人工增殖放流时,放流地点、时间、苗种以及相关操作很重要,应该按照安全、来源、效益等原则放生,禁止放生外来、改良物种。(记者 蓝瑜萍)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