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鳗游四方——福建天马科技集团鳗鲡全产业链见闻
工人在烤鳗生产线上忙碌着。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惠 摄
一碗白米饭,两块油亮丰满的烤鳗,组成了一份香喷喷的鳗鱼饭,不仅年轻人喜欢,更是日本人月月必吃的鳗鱼饭。日本用不足全球2%的人口,消费掉了全球70%的鳗鱼。
鳗鱼学名鳗鲡,是最古老的珍稀鱼种之一,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高密度脂蛋白和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养殖河鳗,发展至今已是世界鳗鱼养殖第一大国。短短40余年的时间,我国如何让鳗鱼产业实现从零到第一的逆袭?
打破饲料技术垄断
“最初我们的鳗鱼养殖技术都是跟国外学习的,鳗苗捕捞、养殖、饲料、加工等各方面技术最初都被国外垄断了。”天马科技集团董事长陈庆堂介绍。
鳗鱼产业有个特殊性,因鳗鱼属于降海洄游物种,至今还不能解决人工繁育的问题,因此,鳗鱼苗只能依靠人工捕捞。“但问题出现了,捕捞上来的鳗鱼苗该吃什么?”陈庆堂说,鳗鱼苗的开口饵料一度成为鳗鱼养殖的技术难题,日本经过长期的基础研究后研发出鳗鱼苗的开口饵料,但成本十分高昂,2004年,每吨进口的鳗鱼开口饵料要20多万元。
后来,国内的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找到了替代开口料——红蚯蚓。“当时在福建一带人们尝试先养猪,用猪粪养红蚯蚓,再用红蚯蚓养鳗鱼。”陈庆堂介绍,猪粪养红蚯蚓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这让他们不得不将国产鳗鱼开口饵料的研发提上日程。
为解决鳗鱼开口饵料的问题,2005年起,公司便组织大批技术专家查找国内外的大量资料,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先后攻克了鳗鲡开口饵料的原料选择、营养配比、诱食性、黏弹性、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一系列技术难关,最终,在2008年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鳗鲡开口饵料,打破了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技术垄断,有力促进了我国鳗鱼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除了鳗鱼饲料,天马集团还专注于特种水产配合饲料研发生产,目前集团生产大黄鱼、鲍鱼、石斑鱼等40多种大类的特种水产饲料,是目前亚洲生产能力最大、生产品种最齐全的特种水产配合饲料企业之一,为我国特种水产鱼类大规模养殖作出了贡献。
“台账式”养鱼更安全
在天马科技集团的工厂化循环水鳗鱼养殖车间,增氧机运转发出了阵阵水声,一个个养殖池有序排列,池边挂着长方形的摄食台,台子两侧和底部满是圆形孔洞。投饵时,鳗鱼们会争先恐后地游上台子抢食饵料,待吃饱喝足之后,部分鳗鱼会将头钻进洞里挂靠休息,尾巴则在水面上随波摇曳。
为了能精准地感知到鳗鱼的生长环境变化和鱼体的生长状态,天马科技集团的智能化养殖系统起到了巨大作用。池内的温控系统、传感器、摄像头等先进设备,能实时监测水质、氧气含量等指标,并能自动调节水温,让鳗鱼时刻处于最舒适的养殖环境。在鳗鱼养殖日常管理工作中,养殖技术人员每天都会在摄食时间仔细观察鳗鱼摄食数量及鱼体变化,还会定期对水质进行详细监测。而后,所有水体变化数据以及损苗情况等都会实时上传到智慧渔业平台进行汇总,建立起“养殖台账”。这样一来,看不见摸不着的养殖过程变得精准可控。
通过智慧管理模式和绿色养殖技术,解决了传统鳗鱼养殖中大排大放、尾水处理不到位的问题,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还实现了养殖流程可追溯、养殖效益可预期,保证了养殖流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烤鳗游向四方
在天马科技集团的食品加工厂里,宰杀一条鳗鱼只需要三刀,一刀剖开,一刀去除脊椎骨,一刀去除内脏,成熟的工人只需7-8秒就可将一条鳗鱼宰杀完成。处理好的鳗鱼刀口平整,肉面完整,十分漂亮。
烤鳗加工线长达116米,排片、烤皮、烤肉、蒸煮、四道酱汁蒲烧等流程有条不紊,车间内的工人穿着工作靴,身体被消杀过的防护工作服包裹得严严实实,从头到脚,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
以前是国内的产品卖给日本商社,一部分再由日本卖到世界。如今在美国、东南亚等市场,中国正在成为新的世界鳗鱼供应商,走上了国际化道路,供应链越来越成熟。据了解,国内的鳗鱼饲料、养殖、加工等都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2019年,公司收购江西西龙食品,成立福建天马福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了烤鳗品牌“鳗鲡堂”。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他们将烤鳗产品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广泛认可。
作为一条“国际鱼”,鳗鱼销售一直以出口为主,国内对鳗鱼的认知度并不高。而在2020年,疫情的突袭打乱了鳗鱼产业发展阵脚,由于出口不畅,天马科技集团损失了800万元的国外订单。在这样紧迫的情况下,打开国内市场成为鳗鱼产业的突围之路。
当前,天马科技集团布局国内国外“双轨制”经营,全力打造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模式,在上海、重庆、福州、杭州、廊坊等多个城市布局建立预制菜销售供应中心,形成了辐射福建和广东市场、长三角市场、北方市场和中西部市场、集配送和销售为一体的全国性完善的营销网络布局。
“鳗鱼产业已牵连起数百亿产业链,下一步要科学调整市场供需关系,将鳗鱼定价回归合理区间。同时,继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养殖模式,推动鳗鱼全产业链走智慧生态可循环发展之路。”陈庆堂说。(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春植 杨惠)
- 企业有难题劳模工匠来解决 现场技术支撑诊断会举行(2024-04-19 08:01:59)
-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榕企有了“专属”劳模工匠(2024-04-19 08:01:59)
- 福鳗乘火车“游”向莫斯科(2024-04-19 07:47:30)
- 张雄任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2024-04-18 11:28:15)
- 探索与实践 | 养殖海权改革福州实践的价值和启示(2024-04-18 08:39:01)
- 福建最新公布!晋安1家上榜(2024-04-17 16:16:49)
- 油价年内第五次上调(2024-04-17 08:39:07)
- 福建2所高校,迎来新任校领导(2024-04-16 16:54:13)
- 亮相高博会 这些展品果然“高”(2024-04-16 08:16:27)
- 明晚油价要涨?加满一箱多花……(2024-04-15 16:23:13)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