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初,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公布近3年从全国轻工行业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的一批“全国轻工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获得者,寿山石雕刻家、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工艺美术研究院研究员张雪慧名列其中。17日,记者采访了她。
张雪慧。
张雪慧1992年出生,自小热爱艺术,2011年考入武夷学院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五夫镇的万亩荷塘,让她陶醉于荷的四季之美,遂利用版画特有的肌理创作了众多表现荷花尤其是秋荷的作品,其中《韵2》入选第四届全国青年藏书票小版画艺术展,《一伞枯荷感秋多》荣获福建省“丝绸之路”优秀作品奖。
2014年,张雪慧拜入擅长秋荷题材创作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门下。张雪慧在陈礼忠的悉心教导下,将自己擅长的版画技法与寿山石雕技法相结合,并把秋季荷塘之美以及自己对秋荷和人生的理解融入手中的刻刀,雕刻出枯败却又生机勃勃的系列秋荷作品。近年来,随着浮雕和薄意作品的日益成熟,张雪慧转向创作更立体更有冲击力的圆雕作品,同时也在研究篆刻、书法,慢慢形成文气雅致的独特作品风格,创造出一种属于个人的艺术符号。
细观张雪慧的寿山石雕作品,形象逼真的秋荷系列蕴含着浑然天成的生机和活力,残破的荷叶、遒劲的茎干、欲说还休的禽鸟,构成一幅幅“会说话、有情绪、有心境”的画面。善用巧色的她,还因材施艺,将寿山石天然的色彩运用得当,在方寸之间演绎出相映成趣而又灵动自然的花卉与禽鸟。(记者 刘磊/文 受访者供图)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