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鉴江通过“以村管海”模式实现五村共治共管
罗源鉴江通过“以村管海”模式,实现五村共治共管
养殖海权改革 “蓝色粮仓”富渔民
眼下,正是福州海域鲍鱼苗养殖的关键时期。在罗源鉴江海面上,养殖户正忙着喂养鲍鱼,成片的渔排和网箱随着海水的起伏轻轻漂动,一派祥和。然而,在五六年前,这样一片祥和的养殖场面并不存在,关于海域归属权的争议时有发生。
从失管走向有序,从脏乱变为洁净,从散乱走向集约……近年来,鉴江镇通过“以村管海”模式,进行海权改革,实行五村共管。同时,将“海权改革+渔排改造”有机结合。如今,鉴江镇作为全国鲍鱼主产区,2023年鲍鱼总产值约14亿元,渔民收入实现大幅增长,鉴江镇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蓝色粮仓”。
五村共治共管
渔民钱包更鼓了
鉴江镇位于罗源县东部沿海,三面环山,一面抱海,下辖9个行政村,其中沿海行政村5个,分别是鉴江村、陆上村、圣塘村、海上村和井水村。
“十几年前,井水村养殖户少,但该地海域水流相对平缓,养殖条件好,导致许多鉴江村民来到井水村海域养殖,久而久之就成为鉴江村人的海域。”井水村支书戴学强介绍,随着养殖户日益增多,因无地养殖导致矛盾激增,两村时常发生冲突。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2019年底开始,鉴江镇先后召开20多次会议,反复征求沿海5个村干部群众意见建议,最终决定实行“以村管海”模式,由5个沿海村共同出资成立罗源县泊鑫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各村人口数为基准,按人口比例对海域进行划分,海域使用权益归各村集体所有。
升级改造后的井水渔排。陈世强 摄
鉴江镇成了罗源县首个完成养殖海域确权的地区。截至目前,鉴江镇海域已收取海域承包金688万多元,共发放养殖凭证1254本,发证率达到99.57%。
“现在我们都知道要依法用海、有偿用海,从此再也没有发生‘霸海’的现象,海上秩序特别好,鲍鱼养殖也更赚钱了。”井水村渔民戴昌栋逢人便说。
在海权改革之前,5个沿海村都是各自管各自村的事情,向心力不足,遇到问题很难拧作一股绳。2016年,鉴江镇开始创新“海上党建”模式,成立兼合式“海上党支部”。在党建带领下,5个乡村共同推进海域使用规范化管理。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2022年开始,鉴江镇利用海权改革后带来的租金收入,为全镇491个70岁以上老人缴纳农村医保17.6万元。“我们夫妻俩一年要交医保费近1000元。现在村里统一给上医保,减轻了我们的负担。”鉴江村村民尤昌雷说。
如今,五村共治共享,不仅解决养殖海域确权问题,还带来一系列变化,如一起出资24万元为鉴江中小学捐赠8套智慧教室设备等,码头修缮、村道改扩建、环境绿化等项目也快速推进,鉴江镇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明显改善,渔村也越来越美。
养殖人员在新型环保渔排喂养鱼苗。刘其燚 摄
建起新型环保渔排
推动可持续发展
海域使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化,使得鉴江镇的海洋产业蓬勃发展,鲍鱼、海参、海带……这片海,成了名副其实的“蓝色粮仓”,也为渔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如今,从空中俯瞰鉴江镇海域,一片用新型环保材料建成的渔排整齐地排列在海面上。“改造后的这个新型环保材料渔排抗台风能力增强了,产生的效益比传统的泡沫渔排高了两倍多。”养殖户周洪磊说。
罗源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敏国介绍,新型塑胶渔排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到期后塑胶还可回收利用,环保特点突出,抗风浪性能好,也减少海漂垃圾对海洋的污染,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未来,鉴江镇将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继续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鉴江镇党委书记姚仕旺说。(记者 刘露 通讯员 刘舒婷 刘其燚)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位南海海域组织联合海空战巡(2024-04-07 08:37:54)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8级地震(2024-04-06 19:20:02)
-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就菲律宾侵闯鲎藤礁发表谈话(2024-04-06 17:50:08)
- 海味山珍 “吃法”升级——探寻连江产业富民密码(2024-04-06 08:27:00)
- 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4日发生6.0级地震(2024-04-04 11:32:29)
- 已致上千人伤亡!台湾又连发多次地震!(2024-04-04 10:41:02)
- 台湾花莲地震已导致4人死亡 711人受伤(2024-04-03 14:41:27)
- 罗源海陆春耕忙:田间试种再生稻 海上鲍鱼搬“新家”(2024-04-03 07:56:10)
- 央视关注连江:10.3万亩海带迎来采收季(2024-03-31 17:14:35)
- 一条海带的“福马情”(2024-03-30 08:33:59)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