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益坤:制作漆艺金鱼被誉为“气死猫”
他将国画白描技法融入漆艺,以针代笔,赋予“锥画”新的美学内涵;他自由创新,研究出“气死猫”金鱼。他就是被誉为漆艺金鱼代言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郑益坤,记者近日采访了他。
郑益坤。
潜心研究
创作“气死猫”金鱼
郑益坤1936年出生于福州,1956年成为福州工艺美术学校首届漆艺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郑益坤师从漆艺大师李芝卿,系统学习了漆艺技艺,并得到漆艺大家高秀泉、著名花鸟画家陈子奋、书法家潘主兰等人的指导。
1959年,全国漆器专业会议在福州召开,首次亮相的大漆金鱼盘引发业界轰动。刚分配到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的郑益坤写信请教该作品的作者——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沈福文,得到的回复是“自由创新”。
他潜心研究,用福州漆艺的彩绘、晕金、晕银、厚彩、薄彩等技法创作金鱼后,再施以沈绍安家族的薄料拍染技法,让漆艺金鱼更加立体并具有生命力。
1963年,著名美学评论家王朝闻看到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郑益坤作品《金鱼漆盘》后,风趣地评论说“气死猫”。自此,郑益坤成为漆艺金鱼的代言人。
《脱胎鱼缸》是郑益坤的经典之作。一般人看郑益坤的漆鱼缸,会感觉鱼缸很深,仔细看下去,发现缸里好像有水,再看下去,水里还有金鱼,金鱼还不止一层,水面、水底好像都有。这种立体脱胎漆金鱼缸是郑益坤最成功、最经典的作品,创作难度极大,作品数量极少,可谓一“鱼”难求。
白描融入漆艺
创新“针刻”技艺
1963年,应湖南省博物馆邀请,郑益坤随李芝卿等人前往长沙,复制战国漆器和汉代棺椁上的漆画。这让他有幸接触到了“锥画”这一古老工艺。所谓“锥画”,就是以镜器刺刻漆器的表皮,形成点线结合的纹样。
郑益坤将国画白描技法与“锥画”技艺相结合,用“针刻”赋予古老的“锥画”新的生命,以针代笔,以线造型,用最简单的线条描绘出多彩的世界。
郑益坤不断探索漆艺创作的新方法:改良“针刻”工具,使“针刻”作品兼具绘画效果;组织研发漆器髹饰新工艺,倡导、参与开发漆器闪光装饰漆膜;将装饰漆膜运用到漆画创作中,开漆画创作使用漆膜镶嵌的先河……
从1963年至今,郑益坤有《金鱼漆盘》《闽江之夜》《凌波仙子》等近十件作品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台湾厅,并有数十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等国家级机构收藏,他也被誉为“中国现代漆艺的先行者”。(记者 刘磊/文 受访者供图)
- 侯官文化主题美术与书法作品展开展(2023-11-21 07:57:21)
- 福州9件作品荣获省第十届百花文艺奖(2023-11-21 07:51:35)
- 绝了!郑益坤笔下的金鱼“气死猫了”(2023-11-19 12:34:54)
- “祖国颂”世界华语文学征文评选揭晓(2023-11-18 08:42:52)
- 闽侯大坂村:昔日贫困村活起来了(2023-11-17 09:35:03)
- 央视《智在匠心》关注郑益坤、郑鑫:髹漆与共 薪火相承(2023-11-16 14:59:22)
- 守成还是创新?艺术还是实用?脱胎漆器的“守”与“变”(2023-11-16 08:42:49)
- 大型木雕屏风《莆田十大城市名片》作品捐赠仪式举行 付朝阳林旭阳出席(2023-11-16 08:19:00)
- 智在匠心 | 这项指尖上的线条艺术,凭什么是“中国一绝”?(2023-11-13 17:24:57)
- 智在匠心 | 以刀代笔,他让沉睡的木头重焕新生(2023-11-13 17:24:57)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