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福州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3-05-07 08:43:08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阮冠达 杨莹

社区门口,“智慧安防”和保安联手执勤,为小区居民站好“第一班岗”;

指挥中心内,城市大脑全天候运转,实时收集群众问题,精准研判统一调度;

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中,31个服务窗口,提供多元化、专业化法务和泛法务服务,打造琳琅满目的“法务大超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为福州擘画的社会治理蓝图,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守护着福州的长治久安。

自2020年入选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以来,福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成效初显,人民群众安全感率已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先后获得“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等称号,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有福之州,已成为广大市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沃土。

福州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福州市公安局e体+数字指挥中心大厅。(市委政法委供图)

凝心聚力 基层治理扬新风

什么是幸福?军门社区居民郑祖平有着自己的见解:“居住环境好,困难有人帮,建议有回应,家住这样的社区,就是一种幸福。”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军门社区视察时,提出了“三个如何”的重要指示要求。再访如今的军门社区,绿化优美,路面整洁,社区环境井井有条;养老服务、少儿托管、惠民服务遍地开花;网格员轮番巡查,恳谈会定期召开,居民心愿一一被党员认领……郑祖平等居民的梦想正一步步走进现实。

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日渐完善的基层治理机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启动以来,福州统筹谋篇,凝聚合力,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打造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工作格局。

福州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市检察院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市委政法委供图)

基层协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福州充分激活治理细胞,凝民心、聚民力,构筑共建共享“同心圆”。

“社区每月会定期召开居民恳谈日,请代表委员和部门来,与居民一起商量社区大小事。”郑祖平回忆,南营巷景观整治后,老旧水管堵塞影响了居民生活,但新修道路按规定不能破路。社区迅速联系职能部门,组织恳谈会,倾听居民需求,特事特办,用最短时间便让居民们喝上了“放心水”,还用上了“放心燃气”。

畅通沟通渠道,了解居民诉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以来,类似的暖心故事不断涌现。“基层社区已广泛建立多方参与的议事协商制度,提升群众参与治理的主人翁意识。”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协商民主正呈现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新特点。

记者了解到,如今,福州已创新推广“参与式预算”“五事工作法”“民情恳谈日”等众多民主协商新模式,全市所有村(社区)均已设立民主议事厅,在百姓与政府间架起一座座“连心桥”。2020年至今,全市累计开展村级协商活动10162次、落实协商事项9630件。

以居民协商为核心,凝聚多方力量,助力基层治理。近年来,福州还积极促进驻地单位与社区、小区党组织结交友邻、互联共建,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做实做细社区服务。全市累计组建各类区域性党建联盟368个,组建小区(自然村)党支部1.2万余个,延伸打造“近邻屋”等小区党群服务阵地1178个。

“在此基础上,福州推出了党建超市、12345便民热线平台、‘随手拍’等沟通渠道,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了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治理末端延伸至最后一米。”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有事大家议,难事组织帮,齐心聚力共建和谐社区,已成为福州基层社会治理的新风尚。

福州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孩子们在鼓楼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唱红歌。记者 池远摄

福州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三坊七巷社区法务特派员现场调解居民纠纷。记者  池远摄

疏堵结合 化解风险有新招

“两万元赔偿金已全部到账!”收到到账短信,潘女士迫不及待地给鼓楼南街司法所道谢,“感谢调解员同志两个月以来的付出,你们辛苦了!”

前段时间,潘女士在下班回家途中意外受伤,花费近万元医药费。面对账单,肇事者玩起了“失踪”,潘女士只得向司法所请求协助。得知情况后,两名专职调解员迅速介入,在实地走访、调取证据后,从情理入手,找准症结展开调解,促使双方顺利达成赔偿协议。

主动出击,源头治理,这是福州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进行的探索实践。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倡导的“四个万家”等优良作风,福州强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与诉讼服务中心体系建设,将社会矛盾化解于萌芽。

依托诉调联动机制,基层纠纷逐步从终端裁决转变为前端化解。近年来,福州大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维调解体系,先后建成“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室80个、个人调解室111个,省级金牌调解室数量稳居全省首位。

为优化“供给侧”专业服务,福州打造医患纠纷化解“154福州模式”“1+2+N”金融纠纷联动化解机制等特色体系,着手建设医患、交通事故、环保等领域专家库,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

据悉,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全市累计派出法律服务人员3.2万多人次,各类调解组织累计调解案件8.7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9.9%。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解矛盾纠纷从此进入快车道。

疏堵结合,两手齐抓。在建设调解体系的同时,福州也重点攻坚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切实织密社会治安管控网。

“近年来,福州不断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成效显著。”市委、市政府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持续落实“三长”签字背书、“四必查”工作法、“六会审备案制”等工作机制,信息网络、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等重点行业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福州着力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立体化、信息化建设,实现重点医院、地铁、公交、校园周边等安防设施全覆盖。创新构建社会治安五级巡防机制,高效整合专兼职平安巡防力量近3万人,积极发动人员密集场所周边企事业单位、商户等组建“十店一联防”群防群治队伍。

如今的福州,既是有福之州,亦是平安之城。

福州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记者 池远摄

福州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治安巡防队伍在西湖公园巡逻。谢赟星摄

五治合力 共创省会新格局

小事居民共商,大事组织帮忙,基层社会治理新风扑面;调解消弭矛盾,防范社会风险,平安福州人人称道,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而今,秉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福州正不断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作用,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阔步向前。

以政治为引领,福州将党的工作覆盖到群众家门口——

三坊七巷,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党员志愿者陈娜的一天格外忙碌,文明引导,热心指路,她说:“穿上红马甲,这就是我的责任!”

“有困难,找党员。”这句口头禅,流传在福州的街头巷尾。

以法治强保障,福州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要求,着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硬实力”——

2022年初,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正式建成,打造全国首个实体法务服务中心。在这里,180项法律相关服务“上架”,500余家法务、泛法务机构“在岗”,10分钟就可完成需求对接。

走出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一张公共法律服务网正徐徐展开。福州不断升级融合实体、热线、网络“三个平台”,提高法律服务供给能力,深入建设覆盖全域、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日趋浓厚。

以智治稳支撑,福州坚定传承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擘画的“数字福建”战略,以“数字福州”建设成果为支撑,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手机连线,在线庭审,足不出户,案件即顺利审结。福州中院推出的在线智慧庭审方便了无数群众。“无需请假奔波,开着手机就能出庭,太方便了!”当事人小魏说。

依托“数字福州”建设成果,近年来,福州“智慧政法”亮点频出:在市法院,立案“一趟不用跑”愈发常见;在市检察院,公益诉讼研判指挥平台,可深度挖掘研判案件线索;在市公安局,“六纵四联全闭环”数字办案体系等创新机制有效推行,让全市接处警满意率创下历史新高;在市司法局,智能化平台建设正着力探索智慧司法行政工作的新模式。

与此同时,福州大力推行德治、自治理念,以道德情操滋养社会向善,激发市域社会治理“源动力”,全省首创“茉莉分”守信联合激励机制,全面建强网格工作队伍,推广“五社联动”机制,为社会治理筑牢根基。

“福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守护城市的幸福安宁,我们责无旁贷。”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福州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继续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福州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新跃升。记者 阮冠达 杨莹

福州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闽侯法院开展巡回审判,将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末梢。(市委政法委供图)


【责任编辑:徐昕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