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世遗之光,照耀榕城大地

——写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一周年之际

2022-07-16 08:11:10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王玉萍

世遗之光,照耀榕城大地 

——写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一周年之际

今天是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一周年的日子。世遗之光,照耀榕城大地!

一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世遗大会为新起点,坚持守正创新,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持续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扎实做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取得累累硕果,进一步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更有力的文化支撑。

强化保护举措

全市历史建筑有了“身份证”

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烟台山,曾汇聚17国领事馆(办事处)、33家洋行、8座教堂、3家教会医院、11所教会学校,记录了福州开埠后的时代风尚。如今,这里是“闽江之心”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座古建筑前都立着一个显眼牌子,上面用多种语言标明了建筑名称、建设年代等信息,还配了一张古建筑老照片,简洁明了地向市民游客“讲述”古建筑的“前世今生”。

实施挂牌,让历史建筑有了“身份证”,这是我市强化历史建筑保护的一大创新举措。作为有着7000多年历史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留存数量众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据统计,全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78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1处。

如何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市不断健全保护机制,借鉴世界遗产保护先进理念,实施“六个一批”(公布一批、启动一批、展示一批、完成一批、预备一批、表彰一批)文物保护举措,开展新一轮福州古厝普查登记和保护利用专项行动,对全市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核,同时开展一批文物和古厝保护修缮利用工程,打造文物修缮精品。

目前,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建档和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立碑挂牌工作已完成,全市174个镇(街)50年以上及有特定意义建筑普查核查工作以及4783处不可移动文物复核工作也已完成,新增不可移动文物80处。

我市还成立了“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吸引129名专家入库。此外,去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约1亿元,完成50多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程,涉及林则徐故居、长门炮台、仓山区螺女庙、晋安区阮公祠、马尾区溪头桥等。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我市文化遗产增光添彩,文化根脉生生不息。

聚焦活化利用

打造文化遗产“福州样本”

7月12日,《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学习践行活动在台江区“苍霞人家”生活馆举行,“老苍霞”唐庆旺讲述了苍霞从棚屋区蝶变为幸福新城的故事,带领现场群众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当年领导福州棚屋区改造的生动实践。

位于下杭路196号的“苍霞人家”生活馆,利用台江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曾氏祠堂打造而成,是我市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推动苍霞棚屋区改造过程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日常便民服务和社区文化活动的复合型场所。该馆开放以来,迎来全国各地多批党员干部参观。

人类文明的瑰宝,在推陈出新中赓续发展,熠熠生辉。一年来,我市聚焦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不断拓宽思路和路径,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合文物建筑自身特色,积极探索“文物+非遗、文物+文创”新模式,让积厚流光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呈现越来越多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福州样本”。

船政文化是我市打造闽都文化国际品牌的重要部分。今年1月,作为马尾船政文化城核心区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馆开馆,向观众全面直观地展示船政的历史文化。

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保护改造及活化利用工作也在加快推进,计划今年9月开业的二期项目范围内含有28栋老建筑,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引入教育、培训、民宿、手办等商业业态,同时结合建筑历史,在安澜会馆、陶铸故居等古厝中引入特色展陈项目,打造更有品位的烟台山。

一个个活化利用的福州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新彩,成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高地。

数字技术加持

让文化遗产更加鲜活

步入福州市博物馆大门,右手边“古城印记”历史名城展示平台上,动态版《福州城与南台城图》在眼前徐徐展开,1684年康熙“开海”后福州城山水相依、古厝林立、商贸繁荣的盛世图景,借助视频展示、三维场景还原、图文解读、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叠加重现,让人惊艳!展示平台对面,精心打造的“数字多宝阁”里,100件在展和在藏的博物馆精品文物通过点触方式实现“探宝”,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今年6月29日,福州市博物馆基础信息化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成为我市首个对博物馆数字化进行系统性探索的实践案例,全方位的数字化博物馆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参观体验,广受好评。

福州市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只是我市推动文物数字化建设的缩影。一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文物数字化建设,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让文物更加鲜活,结出累累硕果。

目前,福州古厝数字博物馆平台已基本建成,将于本月上线。该平台利用大数据存储技术,构建集知识性、空间性、科技性为一体的古厝博物馆数据库,全方位展示福州古厝的独特内涵,实现福州古厝“可视、可触、可听、可感、可学”。

福州古厝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也在加快推进。项目建成后,将为全市古厝活化利用和后续日常监管、巡查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全市古厝信息数据共建共享,提高古厝数字化管理水平。

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交融中,陈列在榕城大地上的遗产将更加“炫酷”地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中国走向世界。(记者 王玉萍)

【责任编辑:陈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