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福建省科技厅对外合作处获悉,日前,福建省科技计划对口支援科技合作项目“宁夏固原特色果树筛选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示范”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该项目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承担,聚焦南果北引及其栽培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通过院企合作,在固原市成功引进“蜜语”“福建百香果1号”等百香果品种和“福红”等李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种植,建立核心示范园;开展适应性观察、品质评价等工作,筛选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百香果和李品种4个;引进了“国丰”“国之鲜”2个杏品种对原有红梅杏进行高接换种。针对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通过品种选择及系列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实现百香果、李的南果北引及果实品质提升。项目开展技术培训205人次,发表学术论文2篇、授权国家专利1件。
专家组表示,该项目打造了“夏干带”日光温室南果北引高效栽培示范样板,并依托固原农业旅游资源优势,将发展特色果树种植与生态观光研学团建相结合,成为宁夏固原亮丽的农业观光科普体验园。该样板不仅打破了南果种植的地域限制和普通农业的季节限制,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赋能加力,并为东西部闽宁科技协作领域的产业合作和科技成果推广提供了新的模式。(记者 李珂 通讯员 高凌)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