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内,种植户黄传融(左)与工人查看林下种植的草珊瑚长势(2023年11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多年来,福建省科学利用森林立体空间,发展林下经济,持续壮大“森林粮库”,形成了林菌、林药、林蜂、林禽、林油、林粮、林果等多个系列的森林食物,打造“绿色食品工厂”。福建省森林面积1.21亿亩,森林覆盖率65.12%,2023年全省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超3000万亩,产值超800亿元。
这是宁德市古田县安发(古田)生态园林下种植的中药材白英(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这是南平市延平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竹林(5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三明市马岩林下经济种植示范基地工人在管理林下种植的多花黄精(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三明市极野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竹笋食品(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村民在宁德市古田县安发(古田)生态园的林下种植基地劳作(5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村民在宁德市古田县安发(古田)生态园的林下中草药紫苏种植基地劳作(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村民在宁德市古田县安发(古田)生态园查看林下种植的灵芝生长情况(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村民在宁德市古田县安发(古田)生态园的林下中药材牛膝种植基地劳作(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这是泉州安溪县西坪镇的铁观音生态茶山一角(5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安溪县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为依托,大力发展铁观音茶叶种植和以生态茶园为主体的乡村旅游点。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三明市极野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竹笋食品(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这是泉州安溪县西坪镇的铁观音生态茶山一角(5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安溪县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为依托,大力发展铁观音茶叶种植和以生态茶园为主体的乡村旅游点。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