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拥有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水产养殖快速发展,水产品育苗覆盖鱼、虾、贝等120多个品种,水产品人均占有量200多公斤,极大丰富着老百姓的餐桌,一起来看看福建人的“花式养鱼”。
养殖户 杨传禄:来尝尝我们泰宁的全鱼宴,有机鱼在美丽的大金湖自然生长。我们组建了渔业协会,统一捕捞、统一销售,抓大放小。每年增殖放流,一月份投放鱼苗200多万尾。再加上我们定期休渔、限渔,让我们大金湖的鱼更好地繁衍。
养殖户 王家才:我们这个网眼是16公分大的,要3斤半以上的鱼才能捕到,小的会自动游出去,让它回去继续长大。
养殖户 林顺兴:我带大家看看流水槽是怎么养鱼的,流水槽模拟小溪的水一直流,水一直在交换,所以这里面的溶氧就非常充足,鱼一直处于逆游的状态,从一条鱼苗养到成鱼的时候,相当于跑步从厦门到北京这么远的路程。以前我们养鱼,也就养三五万斤,现在我最少会养到30万斤以上。
养殖户 宋向国:宁德三都澳拥有全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我们的智慧渔排有不少数字化养殖设备,比如水质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海域水温、溶解氧、pH值、盐度等,可以让我们更科学地投喂饵料。我们还在渔排上安装了风速监测、监控探头等设备,确保相关预警信息早掌握、早了解、早预防。
(总台记者 田忠卿 李宇飞 李庆波 张孙川 薛思远)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