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输血科发现全球首例Ael亚型血型,这类血型比人们常说的“熊猫血”更为罕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输血医学期刊上,并在国际输血协会(ISBT)上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输血科”命名。
全球首例
比“熊猫血”更为罕见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输血科副主任吕小英介绍,该男子30多岁,在厦门工作,不久前男子前往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管理部体检期间,申请血型鉴定,检查发现该男子血型极可能是罕见血型。吕小英团队随即立即启动了疑难血型血清学检测方案,检测结果显示,该男子疑似Ael亚型变异体。
它是罕见的ABO亚型
据悉,Ael是一种较为罕见的ABO亚型,它遗传自ABO位点上罕见的等位基因。
为了明确该研究对象的血型,吕小英专家团队决定采用三代单分子基因生物学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在研究对象的第1内含子上,全球首次发现未被国际输血协会(ISBT)收录的突变:c.29-10T>A。此突变位于外显子剪接区域附近,可能影响基因产物正常剪接,导致携带此突变的单倍体表型为Ael。
那男子到底是什么血型呢?
结合检测结果,最终该研究对象的血型被确定为Ael亚型!
文章很快在国际输血医学期刊《Vox Sanguinis》杂志在线发表,此后,新发现的A等位基因变异体被国际输血协会ISBT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输血科”命名。同时,该研究还获得了厦门市医疗卫生指导项目的资助,该例新等位基因的发现,不仅刷新了人们对血型基因的认知,也进一步提高了临床输血安全系数。
稀有血型人如何输血
最好预存自身血液
针对罕见血型人群该如何输血?
吕小英表示,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输注A型主侧交叉相容红细胞制品或O型洗涤红细胞,或选择采集自体血储存输注,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应对方案就是预存自身血液,由于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稀有血型的患者来说是最好的血源。
(来源:综合海峡导报、江淮晨报)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