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在长乐文武砂街道山顶村瑞祥农场的种植大棚内看到,小番茄的藤蔓爬满吊绳,嫩绿的枝叶间一个个小番茄圆润饱满、长势喜人。农场负责人正忙着检查滴灌设备、土壤情况,与到农村实践的学生一起为下一茬的番茄种植做准备。
今年,瑞祥农场共种植小番茄60亩,主要是青霞和龙珠两个品种,年产值可达180万元左右,年利润预计达48万元。“小番茄主要供给朴朴及周边超市,由于产量高、质量好,客户评价好、市场需求大,每天供不应求。”农场负责人满脸笑意地说。
小番茄受市场欢迎,味道好和产量大是关键。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想要实现这两点,除了种植基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农场在育苗、栽培灌溉、生产管理等方面都应用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通过滴灌技术让作物“喝饱水”,是改善小番茄口感的秘诀之一。“以前人工浇水灌溉耗时长、人力成本高。”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日他邀请农业专家来支招。在专家的建议下,采用滴灌技术实现自流灌溉,水的利用率可达95%。“现在拧一下阀门就可以自动浇水,不仅省时、省力、省水,小番茄也变得更加‘水灵’了。”
此外,校企合作也为农场发展注入新动能。去年底,瑞祥农场与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数据产业学院签约合作,成为数据产业学院的实践教育基地。
“一个月会有两三次的研学活动,在研学过程中,农场经营者会和师生探讨数字农业技术。”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该研学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校方希望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以农业技术推动乡村振兴。
经科技加持,小番茄的产量、品质等都得到提升。“种地不能闭门造车,哪里有新品种、哪里有新技术,我们都要了解、都要学习。”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阶段,农场将继续以“农业+”为理念,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探索成立研学基地、采摘园等,延长产业链,全力推动长乐农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宋亦敏 通讯员 柯抒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